官员承诺“不认干亲”并非矫枉过正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四川青神县官员公开承诺不认干爹不认干儿女。青神县22日举行党员领导干部不“打干亲”公开承诺活动,标志该县专项整治党员领导干部“打干亲”活动进入实施阶段。青神县专门出台“六不准”禁止党员领导干部“打干亲”,即不准以任何名义、任何形式与任何人通过“打干亲家”“认干爹干妈”“认干兄弟”“认干儿女”等方式“打干亲”。(7月24日新华网)
“打干亲”,不光是四川,很多地方都存在,可以说是一种比较普遍的风俗。只要双方你情我愿、只要不影响他人,就属于个人之间的私事。那么,青神县专门出台规定禁止党员干部“打干亲”,是否管得太宽,甚至有“公权侵入私域”之嫌呢?
窃以为并非如此。据悉,四川“袍哥”文化衍生的“打干亲”,一度成为四川部分党员干部之间“搞依附”“拉关系”的缘由,被四川省委书记王东明在全省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工作会上列为“十类问题现象”之一,也成为2014年中央第九巡视组在四川巡视时直指的一大问题。由此可见,“打干亲”在当地已经变味,沦为腐败和不正之风的“帮凶”。乱世用重典,必须果断采取措施坚决刹住这股歪风邪气,这当中并不存在矫枉过正的问题。并且,官方的规定适用对象是党员领导干部,并不包含普通群众,因此也不会对民间正常的风俗人情造成太大影响。
并且,青神县的“六不准”中,不仅有不准“打干亲”的规定,还有不准以“干亲”名义搞小圈子、不准利用“干亲”关系谋取不当利益、不准打着“干亲”关系幌子以礼尚往来为借口收送“红包”礼金等禁止事项。实际上,这些事项都是“打干亲”存在的常见问题和反常现象,对此逐一予以封堵,无疑能够防患于未然,将一些违规违纪行为消弭于萌芽状态。这既是反腐倡廉的需要,也是对党员干部的保护。
据了解,青神县开展党员领导干部不“打干亲”专项整治活动,一开始就受到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支持和社会好评。目前,除了已有400余名党员领导干部签订了不“打干亲”承诺书外,还有50余名党员领导干部主动解除了“干亲”关系。效果可以说相当的好。不过,“打干亲”作为“十类问题现象”之一,必然有其顽固性,不仅要专项整治,更要建立起长效机制来,以防风头一过出现问题反弹。
文/乔志峰
“打干亲”,不光是四川,很多地方都存在,可以说是一种比较普遍的风俗。只要双方你情我愿、只要不影响他人,就属于个人之间的私事。那么,青神县专门出台规定禁止党员干部“打干亲”,是否管得太宽,甚至有“公权侵入私域”之嫌呢?
窃以为并非如此。据悉,四川“袍哥”文化衍生的“打干亲”,一度成为四川部分党员干部之间“搞依附”“拉关系”的缘由,被四川省委书记王东明在全省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工作会上列为“十类问题现象”之一,也成为2014年中央第九巡视组在四川巡视时直指的一大问题。由此可见,“打干亲”在当地已经变味,沦为腐败和不正之风的“帮凶”。乱世用重典,必须果断采取措施坚决刹住这股歪风邪气,这当中并不存在矫枉过正的问题。并且,官方的规定适用对象是党员领导干部,并不包含普通群众,因此也不会对民间正常的风俗人情造成太大影响。
并且,青神县的“六不准”中,不仅有不准“打干亲”的规定,还有不准以“干亲”名义搞小圈子、不准利用“干亲”关系谋取不当利益、不准打着“干亲”关系幌子以礼尚往来为借口收送“红包”礼金等禁止事项。实际上,这些事项都是“打干亲”存在的常见问题和反常现象,对此逐一予以封堵,无疑能够防患于未然,将一些违规违纪行为消弭于萌芽状态。这既是反腐倡廉的需要,也是对党员干部的保护。
据了解,青神县开展党员领导干部不“打干亲”专项整治活动,一开始就受到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支持和社会好评。目前,除了已有400余名党员领导干部签订了不“打干亲”承诺书外,还有50余名党员领导干部主动解除了“干亲”关系。效果可以说相当的好。不过,“打干亲”作为“十类问题现象”之一,必然有其顽固性,不仅要专项整治,更要建立起长效机制来,以防风头一过出现问题反弹。
文/乔志峰
责任编辑:王文婷
- 禁止官员“打干亲”,会成为反腐的“利器”吗?2015-07-27
- 承诺主动断“干亲”更像是在作秀2015-07-26
- 治理“打干亲”还须防止暗里结亲2015-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