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杂谈 > 正文

提质增效 行稳致远(经济新亮点)

2015-05-16 10:08:00 来源:人民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图①:南水北调中线,河北保定段输水干渠空气质量前后对比。

  新华社记者 朱旭东摄

  图②:重庆市齐圣村猕猴桃种植股份合作社分红仪式上,贫困户姜文元接过分红。

  新华社记者 陈诚摄

  图③:江西九江三兴纺织有限公司,技工王志汉在操作生产车间的生产线操作台。

  傅建斌摄(新华社发)

  新华社记者 朱旭东摄

  图②:重庆市齐圣村猕猴桃种植股份合作社分红仪式上,贫困户姜文元接过分红。

  新华社记者 陈诚摄

  图③:江西九江三兴纺织有限公司,技工王志汉在操作生产车间的生产线操作台。

  傅建斌摄(新华社发)

  日前陆续公布的经济数据中,两组“背离”的数据格外引人关注。

  前4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0.9%,其中第二产业用电量同比下降0.8%,但第三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7.9%。

  前4月全国铁路货物发送量同比下降9.2%,但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同比增长8.3%。

  “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用电量增速的背离,反映出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动态变化。一季度我国服务增加值已经占到GDP的半壁江山。”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院长、国际能源安全研究中心主任黄晓勇解释说,2012年来我国用电量增幅持续低于GDP增速,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小于1,改变了以往我国电力消费增长总体快于GDP增速的局面,这标志着我国重化工业化阶段基本结束,进入了工业化的中后期。

  而铁路客运和货运增幅的背离实际上也印证了这一点。“客运量增幅较快反映我国经济保持了较高活跃度,而铁路货运过去主要承运的是煤炭、钢铁、矿石等大宗商品,货运量的下降反映出我国产业结构在优化,节能降耗取得积极成效。”

  随着我国资源环境约束增强、劳动力成本上升,依靠资源环境投入和低劳动力成本等要素投入驱动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政府和企业主动适应、积极作为,努力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打造“双引擎”。中国经济增长正不断提质增效,从主要依靠要素投入驱动走上创新驱动发展的新阶段。

  发展不再拼资源拼环境

  出台硬措施、强化硬约束,一季度单位GDP能耗下降5.6%

  在太原能见到蓝天?!近日,记者在太原采访,一大早起来看到一轮红日在清新的空气中升起的时候,颇有些诧异。

  “近几年太原的冬天和初春都能见到蓝天了,以前还以为冬天就应该天阴沉沉的。”太原市民黄传宝说。2014年,太原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197天,比2013年增加35天。

  在我国能源资源供给偏紧,环境承载能力接近或达到上限的背景下,传统依靠资源环境高投入的发展模式正在扭转,节能减排取得了明显成效。

  2014年,我国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4.8%,降幅为10余年来最大。今年一季度,单位GDP能耗同比降幅更是达到5.6%。

  2014年,我国煤炭消费下降2.9%;煤炭产量2000年以来首次下降。今年一季度,全国煤炭销量8亿吨,同比下降4.7%。

  2014年,我国万元GDP用水量112立方米,比上年下降6.3%。

  2014年,我国粗钢表观消费量同比降低3.4%,30年来首次下降。

  ……

  从沈大高速鞍山出口下来,进入辽宁鞍山市区之前必经鞍钢化工总厂。往日,途经这里,黄色的烟雾缭绕,一阵呛鼻的味道。2014年,鞍钢狠下决心,将4座4米焦炉和2座5米焦炉全部拆除。这几座焦炉的拆除,标志着鞍钢落后炼焦产能全部淘汰。

  节能减排的大力推进,离不开政策的引导和执法的强化。

  2014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行动方案》要求,2015年底前再淘汰落后炼铁产能1500万吨、炼钢1500万吨、水泥1亿吨。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及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新上耗煤项目数量,京津冀地区2015年煤炭消费总量,力争实现比2012年负增长。

  近年来,我国重点领域和企业节能改造加快实施、低碳发展试点不断探索,碳交易市场建设快速推进。国家还强化了对地方政府节能减排的考核。此外,政府还运用价格、税收、标准标识等手段,引导消费者购买绿色低碳产品、新能源汽车,节能低碳行动正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2014年新环保法的实施,特别是环境犯罪的入刑,让环保部门执法的“牙齿”更锋利。2014年,太原市环保局查处两家违法偷排企业,两名企业负责人被追究刑责,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半和半年。

  现代科技的运用也给环保执法装上了“天眼”。4月3日,记者来到太原市环境监控中心,大厅显示屏上重点监控企业的排放情况清晰可见。随机调取山西西山煤气化公司的数据,该公司各时段污水排放中COD和氨氮含量一目了然。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节能减排的推进和环境的改善,不仅使中国赢得良好的国际声誉,也使百姓获得了更宜居的环境。”黄晓勇说,2014年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中美发表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中国提出到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且将努力早日达峰。中国的承诺赢得了国际社会的赞誉。

  发展转入创新驱动轨道

  提升劳动者素质、推进机器换人,去年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7%

  亚洲国家的经济增长“主要来自于汗水而不是灵感,来自于更加努力而不是更聪明的劳动”,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格曼曾经如此直率地评价。

  但现在,拼资源拼环境不行了,拼低劳动力成本也行不通了!

  “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减少,传统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的同时,技术创新和劳动者素质的提升正成为中国新的人口红利。”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元春说。

  机器替代人,成为不少企业降本增效的关键之举。

  近日,记者走进沈阳机床车间,眼前一幕让人眼睛一亮。一块巨大的LED显示屏上显示着十几种不同颜色,每种颜色代表不同的三维数控机床各自的工作状态。

  “这是沈阳机床围绕核心技术I5智能数控机床搭建的世界首套具有网络智能功能的数控系统。”沈阳机床集团董事长关锡友介绍,一般的数控机床编程、加工准备时间需要70分钟,“I5”智能机床只要5分钟。借助智能数控机床,身处千里之外的管理人员只要用手指在手机上轻轻一点,就可以向“I5”智能机床下达指令。

  近年来,我国劳动生产率正在稳步提高。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全年全员劳动生产率为72313元/人,比上年提高7.0%。

  前身为洛阳矿山机器厂的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是“一五”时期国家实施的156个重点项目之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突破,使中信重工跻身于全球领先的矿山和水泥装备研发制造企业之列。少量高端劳动创造绝大部分的价值和利润,这是制造业不变的规律,中信重工必须不断从价值链低端走向高端。”中信重工董事长任沁新说,得益于技术创新,公司去年在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实现了4亿多元的净利润。

  生产效率的提升在于技术创新,技术创新的根基在于人才。2014年,我国全年研发经费支出13312亿元,同比增长12.4%,与GDP之比达2.09%。国家对教育的投入更是逐年加大。2012年起,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持续超过4%。劳动力素质的提升,为技术创新提供了不竭动力。

  “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本的提升,使中国正在摆脱对低劳动力成本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过度依赖,中国经济发展正进入产业升级和创新驱动的新阶段。”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部长徐洪才说。

  今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发布,再次为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居民收入持续跑赢GDP

  更好的环境、更高的收入让百姓有了更多获得感

  长期以来,我国居民收入增长与GDP增速不同步,影响了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也影响了百姓对发展的获得感。而产业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带给百姓的不仅有更好的生态,还有实实在在的收入。

  今年一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51.6%,同比提高1.8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8.7个百分点。“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特别是服务业比重的提高,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会明显提高。目前我国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约为45%,与发达国家占比近60%甚至更高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徐洪才认为,产业升级使人力资本的作用更趋显著,我国居民收入占GDP比重还会持续提高。

  今年一季度,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4%,装备制造业增长7.7%,增速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5.0和1.3个百分点。高新技术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不断提升着企业效益,也催生着数以亿计的金领和白领们。

  此外,政府对小微企业减税力度不断加大,对民生投入却不断增加,这一减一加让居民收入增长的步伐更加坚实。近年来,在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居民收入持续高于GDP增速。统计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87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1%,高于7%的GDP增幅。

  农民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和财产性收入等持续增长,我国城乡收入差距逐步缩小,收入分配更趋合理。新型农村养老和合作医疗体系等逐步完善,使农村居民转移性收入稳步增长。2004—2013年,农村居民获得的转移性收入从96.8元增加到784.3元,占农民收入的比重从3.7%上升到8.8%。

  “居民收入快速增长,既是经济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的结果,又将进一步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徐洪才认为,居民收入增长使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步提高,去年我国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超过投资,经济增长更加协调;同时,居民收入增长有助于劳动者素质提高,反过来又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从发展的动能看,中国经济发展正从主要依靠传统的要素投入和规模驱动转向更多依靠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上来。中国产业加快升级和新比较优势的培育,使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和可持续性不断增强。“新常态下,虽然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实现了有质量有效益的速度,实实在在没有水分的速度,更好的环境、更高的收入让百姓有了更多获得感。”刘元春说。

  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必将使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

  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必将使居民更多分享改革发展红利!

  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必将使未来的发展更加行稳致远!

  (本报记者刘磊、刘先云、何勇、刘鑫焱、白之羽、陈凌)

责任编辑:李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