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垃圾市长”赞一个
这段时间,广州市正在开展“垃圾分类万人行”活动。所谓“万人行”,就是市政府邀请媒体记者、中小学校长、乡镇负责人和部分市民,分期分批参观当地垃圾填埋场和垃圾焚烧厂,让大家直观地了解垃圾处理现状,形成“正确分类、源头减量”的意识,并且通过广泛宣传,动员广大公众把垃圾分类落到实处。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但并非所有的垃圾都能回收再利用,最后总会有一部分垃圾被填埋或焚烧。填埋要占地,且有渗滤液和臭气问题难以彻底解决。土地资源十分宝贵,越来越多的城市青睐焚烧。焚烧占地少,但燃烧后的烟气能不能达标排放也是个问题。许多人不希望家门口有垃圾中转站,不希望自己所在社区旁边有填埋场或焚烧厂,可现实不容回避,填埋或焚烧是目前经济技术条件下最为可行的终端处理方式,我们别无选择。
国外的一些垃圾焚烧厂建在市区,与居民安然相处,可见焚烧完全可以做到达标排放。但是,国外的垃圾在焚烧之前,已经把能够回收利用的成分挑拣出来了,垃圾分类非常细致。产生垃圾的个人、机构、企业,认真执行了垃圾分类的要求。垃圾分类并且回收利用之后,最后填埋或焚烧的垃圾量和有害成分大幅降低,有效地减轻了终端处理的负担。
解决填埋和焚烧的负面影响,不缺成熟技术,缺的是责任心。负责填埋或焚烧的企业或部门为了降低成本,不去真正运用先进技术,不能做到达标排放,监管部门没有严格执法,垃圾生产者不愿意做垃圾分类,都是责任心缺失的表现。城市管理者必须采取措施,最大程度地强化各个环节的责任意识。
广州的“垃圾分类万人行”活动,可以说是被垃圾处理的严峻形势逼出来的。市长陈建华参加首场活动时,没有说官话套话,也没有简单致辞之后匆匆离去,而是像个导游一样,带着媒体记者参观番禺火烧岗垃圾填埋场和李坑垃圾焚烧厂二期工程,情况很熟悉,讲解很在行,显然是对垃圾处理有过一番认真研究。
宣传垃圾分类,让专家和技术人员去就行了,何劳一个特大城市的市长亲自过问?陈建华说得好:为了老百姓能永远享受优质的环境,我甘愿当一回“垃圾市长”。只有成为“垃圾市长”,才能摸清公众到底关心什么,知道如何引导公众理性看待填埋和焚烧,知道怎么对比和讲解才能让大家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这几年,国内许多城市搞了垃圾分类试点,结果不尽如人意,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个细节一个细节地抓落实。分类垃圾箱摆了,免费垃圾桶发了,标语口号贴了不少,市民要么不知道如何分类,要么眼看着自己分好的垃圾又被清运工人混装在一起。这些情况,城市管理者了解多少?研究出解决办法了吗?
垃圾分类的技术含量并不高,举手之劳就可做到,可是许多人都说分类难,难在哪儿呢?难在养成分类意识,形成分类习惯,长期坚持下去。一个城市的垃圾分类,归根到底要靠千百万居民参与。市长、区长、局长、居委会主任们,如果深入了解群众的关切,经常研究操作层面的问题,成为这方面的行家里手,宣传和动员群众时,就会想出更多办法,取得更好的效果。
- 大件垃圾“变废为宝”大有可为2020-01-21
- 治理农村垃圾,创新要实2019-12-23
- 乐见城市垃圾分类进入互相超越时代2019-10-18
- 推动垃圾分类由新时尚成为好习惯2019-08-16
- 垃圾处理,欢迎更多黑科技2019-07-24
- 垃分学院,可以“拉风”2019-07-10
- 推广垃圾分类要动真格,更要有规范2019-07-04
- “代收垃圾网约工”具有示范意义2019-06-21
- “垃圾拒运”倒逼垃圾分类落地2019-06-11
- 垃圾分类不是小事易事分外事2019-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