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杂谈 > 正文

垃分学院,可以“拉风”

2019-07-10 10:20:00 来源:钱江晚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据本报报道,与上海实行被称为史上最严的垃圾分类措施同一天,浙江台州成立了一个名为“台州市垃圾分类公众教育学院”的机构,这在全国还是首例。这个简称“拉风学院”(谐音“垃分”)的机构,试图通过教育培训、宣传推广、课题研究等,在政府和社会之间架起桥梁,处理垃圾分类难题,试运行以来,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由台州市垃圾分类办发起举办的这个社会机构,确实是一个比较新鲜的尝试。这种做法非常切合国内当下垃圾分类的实际问题。

  近期,上海加大力度推行垃圾分类,引起了社会普遍关注。接下来,上海的经验和做法大概率会在国内重点城市进行推广。从目前上海的经验以及其他地方推行垃圾分类的情况看,推广垃圾分类的主要难点在于,这事情往往是一头热一头冷,政府部门花费大量功夫推广,而一些社会公众的参与热情并不高,从而导致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垃圾分类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政府在前面大力宣传,在背后还要从机制流程、硬件设施上加大投入力度。比如垃圾的分类运输,垃圾的分类处理,这背后都涉及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需要引进设备、改建场所等等。可到了居民这边,由于一部分居民不配合,热情不高,没有养成垃圾分类习惯,结果分类的垃圾和未分类的垃圾混杂一起,导致前功尽弃。有一段时间,在有的实行垃圾分类的城市,可以看到垃圾车将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混在一起装车,很大程度就是因为垃圾分类不彻底所致。

  为何会出现一头热一头冷的现象,一方面可以归结为垃圾分类的理念推广不到位,另一方面,又是因为许多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不深入,不够主动自觉。对于垃圾分类,许多人往往抱着漠视态度,认为这是小题大做,或者即便意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嫌麻烦,不愿意改变生活习惯,也没有从知识和理念的高度加以重视。实际上,从国外经验看,垃圾分类不仅是社会系统工程,还是一个理念和文明提升的过程。只有当人们充分意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了解垃圾分类的必要知识,养成垃圾分类的自觉意识,垃圾分类工作才有可能有效、持续地进行下去。

  这样的话,垃圾分类就需要有一个长期宣传和培养自觉意识的过程,而这就特别需要有第三方社会力量的参与。这包括了社会机构、公益组织和社区志愿者的广泛联合,积极行动。政府再怎么做,肯定没有办法做到那么细,那么深入,上述第三方社会力量,则能够发挥自身长处,弥补政府部门的角色。关于垃圾分类,其实是一个严谨的科学认识过程。例如什么是干垃圾、湿垃圾,近来在网上引起热烈讨论,这就说明以往很多人并没有清楚了解和认识。这些细致的、专业的科学知识,光靠政府工作人员磨破嘴皮子宣传,显然是不够的。

  垃圾分类还是一项长期的、持续性的工作,需要有不断深入的、广泛的宣传。现在台州设立的这个“拉风学院”,实际上就是承担第三方社会机构的角色,发挥了第三方社会力量的作用。期望接下来有越来越多的社会机构、公益组织参与其中,让垃圾分类的理念深入人心,助推垃圾分类的真正落地。

责任编辑: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