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杂谈 > 正文

推动垃圾分类由新时尚成为好习惯

2019-08-16 18:07:00 来源:南方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8月13日,省委书记李希、省长马兴瑞到广州,就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垃圾分类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扎实做好广东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进行调研。李希书记强调,要把垃圾分类工作作为重大民生实事、作为践行初心使命的责任担当,全省各地协同实施、扎实推进,广州、深圳要作出榜样,珠三角城市要走在前列,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

  垃圾分类看似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却牵着民生、连着文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牵挂垃圾分类这件“小事”,多次作出重要部署。2016年12月,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研究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强调要加快形成以法治为基础、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制度;2018年11月,总书记在上海考察工作时指出,“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要求把这项工作抓实办好;今年6月,总书记对垃圾分类工作再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培养垃圾分类的好习惯,为改善生活环境作努力,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作贡献……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深刻阐明了垃圾分类工作的重大意义和行动方略,为我们做好垃圾分类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全省各地要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全员参与、积极行动,推动垃圾分类由新时尚成为好习惯。

  近年来,广东加速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广州和深圳两个重点城市先行先试,推进垃圾分类取得积极进展。从全国首批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到全国率先推广“定时定点”模式,再到开出全国首张垃圾分类个人罚单,广东垃圾分类探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在2018年底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的46个重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情况通报中,深圳、广州分别排名第二、第五。可以说,垃圾分类作为当前的新时尚,正在悄然融入人们的生活。同时也要清醒看到,新时尚还未成为好习惯,各地的推进情况差异较大。旧习惯的改变难以一夜之间实现,新习惯的养成也不能一天变为现实。毕竟垃圾不分类的行为已经持续了很多年,要彻底改变这种行为难度可想而知,而且现在要改变的不是一个人的习惯,也不是少数人的,而是所有人的。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大宣传推进力度,引导形成垃圾分类投放习惯。

  垃圾分类不是简单的举手之劳,而是一个科学体系,综合体现了国家的文明程度、城市的管理水平、民众的素质高低。推行垃圾分类,关键是要加强科学管理、形成长效机制、推动习惯养成。当人们放眼长远,关注“门前雪”之外的“大环保”,不纠结于垃圾分类的“小麻烦”,而是让“麻烦事”变“分内事”,让垃圾分类成为新习惯,那么文明的行为方式就能逐渐养成,日常生活环境就能得到改善。各地需要坚持不懈将垃圾分类抓实办好,从市场、法律、制度、宣传等各方面入手,多措并举、因地制宜攻克工作中的堵点、难点。既要抓住投放、收集、运输、处理、回收利用等关键环节,聚焦城乡社区、公共区域、机关事业单位等重点区域,全链条全方位推进垃圾分类;又要以人为本综合施策,坚持抓早抓小,坚持城乡统筹,加强法规制度体系建设,充分调动全民参与积极性,形成推动垃圾分类的强大合力。

  垃圾分类与民生息息相关,也体现着政府为人民服务的态度和社会治理的能力。垃圾分类势在必行、没有退路,必须更加积极地行动起来,把垃圾分类工作放在全省发展大局中谋划推进,学习借鉴兄弟省区市的好经验好做法,加强宣传教育引导,推动形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和绿色低碳社会新风尚。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垃圾分类工作体制,为推动垃圾分类提供有力保障;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及社会组织、志愿者作用,聚焦群众关心关切的细节问题,切实解决好垃圾分类设施摆放、投放转运时段、异味处理等问题;要充分考虑省情,结合地方实际,把握城乡差别,既不盲目照搬照抄别人的经验,也不搞“一刀切”式的简单执行,广州、深圳要率先探索形成经验,珠三角城市要整体上走在全省前列,粤东粤西粤北要及时跟上。

  垃圾分类,人人有责,更需人人负责。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全社会人人动手,一起培养垃圾分类的好习惯,一起为改善生活环境努力,一起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责任编辑: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