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杂谈 > 正文

最牛行业协会改革的现实样本

2014-04-15 11:45:00 来源:京华时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长沙有一个“最牛行业协会”,企业不交钱登记、评级就无法经营。根据长沙市建筑业协会建筑施工设备租赁分会公告,在长沙市从事建筑施工设备租赁业务的企业,必须向协会申请办理行业确认,未取得确认证书的将停止其在长沙承接该项业务。

  这份公告里透出的权力霸气,俨然是市场的准入许可。在中央简政放权、全面缩减行政审批的背景下,一个社会性组织,如此为企业经营私设门槛,不仅于法无据,还有绑架企业之嫌。

  在性质上,行业协会是一个由企业自发组织起来的自律性社会团体,可以在企业协商自愿的基础上制定行业规则,实行行业自律管理。但这种规则管理不能僭越国家法律法规,更不能违背企业意愿通过行政化手段强制推行。因为行业协会不是行政机关,也不享有行政权力,更无权设立准入门槛。长沙这家行业协会设立行业确认,并将未取得确认证书的企业排除在当地业务之外,明显涉嫌变相设定行政许可,已然偏离了行业协会的性质和权限。

  目前,我国有行业协会商会近7万个,其中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约800个。今年2月,民政部和发改委向国务院上报了关于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限期脱钩的方案。在这个当口,长沙“最牛行业协会”提供了直接的个案标本,其折射出来的行业组织病灶,无疑为改革提供了现实镜鉴。

  长久以来,我国行业协会存在“二政府”的行政化倾向,背靠政府部门,将行政权力当作向企业索拿卡要的“尚方宝剑”,背离了行业自治的内在规律。早在2010年,国家部委就专门下发通知,查处行业协会强制企业入会、借用行政权力或垄断地位乱收费等问题。时至今日,依然存在“最牛行业协会”违规开展资格认证乱收费等现象,从登记到评级,从购买格式合同到申请确认证书,每一道关卡都如同针对企业的“割肉机”,刀刀见血。

  协会之所以如此异化,根子还在行政化上。前两年,国内很多地方出台了诸如“官员不准兼职”的行政退出措施,但并未堵住官员退休后的进入通道,协会成为很多官员退休后的好去处。长沙这个协会的会长退休前就是长沙市建筑工程安全监察站站长。这样的官方身份,无疑为协会工作的思维与方式烙上深刻的行政化印迹,让协商自治变成了单方管理。

  好在,国家正在推行社会组织与行政强制性脱钩,有望将行业协会从固有的行政体制中彻底剥离。只有从制度上切断对行政权力的依赖,建立健全理性的自治规则,全面袪除权力魅影,才能防止行业协会变质,最终回归到社会自治的正轨中来。(傅达林)

责任编辑:鲁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