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杂谈 > 正文

短评:道德建设更要“接地气”

2014-04-11 12:08:00 来源:新华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很多地方认为道德建设是“软任务”,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重要,推进时往往过于“高大上”,最终陷入“空对空”的尴尬。山东省让善行义举上榜,为凡人善举立传,让善意、善念直入群众心田,收到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与一些地方抓“大典型”的做法不同,山东的善行义举四德榜张贴的是街坊、邻居、同事的“琐事”。小到孝敬老人给多少钱、多少粮,一年回家多少次,中到爱岗敬业,不偷懒、不撒谎,照章纳税、诚信还贷,大到热爱祖国,奉献社会,见义勇为等等,只要是公认的好人好事,都在村居公示。这些沾着露水、带着地气的事迹,让群众可感、可亲、可学,既能相互学习,也可相互监督、相互促动,使正能量像涟漪一样不断扩散。

  软任务要有硬抓手,软指标要有硬标准。道德建设抓得实,还要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机制。比如山东一些地方将“四德”工程建设纳入政府的政绩考核,计入具体分值;同时根据农民、居民不同的收入情况,制定不同等级的赡养费和赡养粮、油标准,让“孝心”有了量化指标,公民道德建设有了指挥棒。

  公民道德建设是系统工程,难在坚持,贵在创新。山东在这方面作出了表率。只有在建立完善长效机制上下功夫,像抓GDP一样抓“四德”建设,与老百姓心贴心、实打实,才能克尽全功。

责任编辑:鲁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