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社会“馨闻”多多益善
39岁的山东人刘广升,在浙江温州经营一家中等规模的装修公司。他始终无法忘记,在十多年前他创业失败,身上只剩下1.3元的时候,一个名叫苏佳的徐州女孩,给了他50元钱。“如果没有这50块钱,我可能就没有今天。这么多年,我一直希望能找到她,当面向她表示感谢。”刘广升对记者说。(4月7日《现代快报》)
表面上看,这只是一则带给人们些许感动的社会“馨闻”,但是这则新闻背后所体现的互助与感恩的精神,却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50块钱虽不多,但是对于当时几近身无分文的刘广升来说,这50块钱却称得上是他的“救命钱”。用刘广升自己的话说,“身上没钱,如果意志不坚定,可能什么事都做得出来,也就不会有我的今天了。”
一位陌生人给予了他50块钱,这件事甚至可以算是刘广升人生的一个转折点。而当他事业有成,希望找到当年的恩人表达感激之情,体现的则是感恩的意识。“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种感恩意识,不仅仅是为了偿还自己内心的“良心债”,更是对善心善德善行的肯定与鼓励。
比感恩意识更值得赞颂的是互助精神,因为感恩是果,互助才是因。对于这位叫苏佳的女孩子而言,对陷入困境的陌生人伸出援助之手,也许只是源于她内心朴素的善意,也许是源于对别人不堪境遇的一种同情。但不管原因是什么,她的援助之手都带给了别人难忘的温暖与感动。
时常有人感叹,伴随着城镇化的进程而来的,就是“陌生人社会”。在“陌生人社会”里,人与人之间提防比信任更多,旁观比互助更多。别说是街上遇到的陌生人,就是同住一个小区,甚至是对门而居的人,也缺少基本的沟通与交流,当然更谈不上邻里关系的亲密、互帮互助。这种“冷色调”的人际关系,往小了说会影响我们个人对社会的信心,往大了说会加剧社会成员之间的隔阂,与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背道而驰。
“刘广升寻找苏佳”的故事,其实是在提醒我们:互助与感恩是永不过时的时代精神。对善行的感恩,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互助,都同样弥足珍贵。(苑广阔)
- 生命美好,我们共同守护2020-04-09
- 逆行英雄归来 抗疫精神永流传2020-03-19
- “扔了就跑”:跑到哪里,跑到何时2020-02-21
- 培养感恩之心 远离“优秀的白眼狼”2019-12-17
- 考点外跪谢母亲这场“加试”该得满分2019-06-10
- 不妨让“慢一点”成为春运最美“音符”2017-02-09
- 别刻意突出“获救者不感恩”2015-08-19
- 对于老妈口头禅,理应且行且珍惜2014-05-11
- 警惕错误的感恩观2013-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