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杂谈 > 正文

吃喝“七十二变”的本相是公款私用

2014-01-19 14:09:00 来源:红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在浙江省人大杭州代表团全体会议上,省人大代表、开元旅业集团董事长陈妙林的发言,让在座的代表都吃了一惊:现在公务员在饭店吃得少了,机关食堂吃得多了,可个别机关食堂装修却越来越好,比五星级酒店都要好,用2000元一个的荷兰青瓷餐具。(1月18日《钱江晚报》)

  一方面老百姓痛恨公款吃喝,中央和地方严禁、严查大吃大喝,为什么另一方面,躲在机关食堂吃,躲在会所里吃,奢侈浪费为何还有胆量和机会,在不断变魔术般地弄“障眼法”?

  嘴馋当然是公款吃喝的根本冲动,但嘴馋又不是唯一的理由。对于部分公务人员和领导干部来说,公务型饭局的意义不仅是“吃”那么简单,而是进化成最重要的交际方式之一了。为了公务交流要吃:上级单位招待不周,怕领导生气;兄弟单位吃的不好,怕影响合作关系;下级单位不给吃喝,怕伤了感情。为了个人利害要吃:可以和领导拉近关系,可以和同事、朋友加深“友谊”,可以和属下消除“距离感”。

  正因为公务饭局脱离了“吃”的低级趣味,被赋予如此丰富而重要的交际使命,所以公务人员们在餍足于美食之外,即使吃成了“三高”人群,也要“舍命陪君子”去陪吃陪喝。换言之,说起公务吃喝难禁的理由,可以说出千万条,而最核心的理由只有一条:吃公家的饭,交自己的友,成自己的事,让公共财政去买单,不吃白不吃。

  对于严禁公款吃喝,党和政府的态度一直是鲜明而坚定的。严管的口子从未松开,公务吃喝风光依旧的现实在提醒,仅仅盯住官员的馋嘴,无论是“挥霍浪费罪”还是其他形式的“重典”,也不过是反对公款吃喝的传统套路,在有些人花样迭出的吃喝“创新”面前,只怕防不胜防。

  治理公款吃喝,并不因为其形式独特,就成为反腐倡廉中一项特别的工作,不必也不能孤立地对待和处理。透过现象看本质,公款吃喝不过是公款腐败的表现之一,只是腐败综合症的一种。饭桌子可以腐败,“天价烟”可以腐败,车轮子可以腐败,公款旅游可以腐败,出国考察可以腐败,购买礼品可以腐败……花样繁多的腐败形式,都是公款腐败一条根上滋生出的枝桠。只要根不死,砍掉的枝桠,说不定还会“春风吹又生”。斩草要除根,治理这些变换花样的腐败,必须要斩断公款腐败的根本。

  从根本上治理公款消费腐败,关键在于党政部门要看好、用好公款,确保公款安全地远离贪婪的脏手。这需要财政透明,而不是捂在少数官员的抽屉里;这需要加强财政监管,而不是公款保险箱“门户大开”。要用好2012年10月1日起施行的《机关事务管理条例》这件反腐败的利器,确保县级以上政府将“三公经费”纳入预算管理,并定期公布。只要三公消费的支出情况完全公开,在纪检和司法部门充分发挥职能的基础上,让公众有渠道、有权力参与公开透明的财政监督,何止是公款吃喝风光难续,公车私用、公款出国的好日子也要到头了。

  文/许晓明

责任编辑: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