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杂谈 > 正文

黄金周是个有中国特色的好制度

2013-10-08 10:41:00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中国特色的长假还取消不得,甚至还应该增加,这样更有利于保障劳动者的休息权

  十一长假期间,新闻报道中看得最多的是景区“堵人”和路上堵车,黄金周似乎又成了“黄金粥”。于是,不少人又开始反思中国式长假的设置是否合理,甚至有人提议应取消黄金周,代之以带薪休假和分散出游。提议者认为,这样不仅可以保障公民的休息权,也有助于减少集中拥堵,提高出行和旅游质量。

  那些主张取消黄金周的人,给出的另一个重要理由是“与国际接轨”——在很多发达国家,都没有集中的长假,也不会为了所谓黄金周而“拼假”,该休息时就休息,带薪休假有法律保障,时间可以自己决定,出行旅游时间分散,集中拥堵现象很少发生。

  这样的对比和建议,看似有理,其实未必符合实际。类似的反思,前几年也曾集中出现,一些学者的建议还获得采纳,五一黄金周就是这样被取消的。其结果现在大家也看到了,带薪休假没有明显的进展,但很多人都承认,少了五一长假的分流,是造成今年十一期间特别拥堵的一个重要原因。

  需要指出的是,景区和高速公路上的拥堵,其实并不是黄金周造成的。景区人满为患,表明国人旅游观光的需求还很旺盛,但这种需求集中在少数热门景点,说明旅游休闲的观念还没普及起来,景区的建设开发缺乏区分度和层次性,科学管理和服务水平有待提升。杀鸡取卵式的门票经济,也抑制了国人旅游需求的释放,让出游成了奖励式的节日奢侈消费,而不是日常的生活方式。

  假日高速公路免费造成拥堵,除了人多车多、资源有限之外,可能还因为平日收费太高,所以很多人都赶着“占点免费的便宜”。这些造成拥堵的原因,都跟有没有长假关系不大。如果没有7天长假的“分流”,说不定还会更堵呢。

  当然,“黄金周”这个称呼,本身就带有商业和功利色彩;其实,节假日不一定等于出游和消费,欣赏一下身边的风景,多陪陪父母家人,甚至宅在家里什么都不做,多几天休息时间,不是也很好吗?如今人们一说到长假就想到出游,反过来正好说明国人的休闲时间还太少,需要更多假期。

  分散出游固然是理想状态,带薪休假的愿景也很诱人,但揆诸现实,真正实行起来还比较困难。至少在当前,带薪休假离很多人还很远,除公务员、国企职工等群体外,能完整享受带薪休假权利的人并不多。

  这不仅因为法律保障不完善、劳动执法力度不够,还有很多现实的原因,比如经济发展阶段和劳动力供求关系的限制、劳动者博弈议价能力不足等,都不可能短时间内解决。很多企业职工不能休假、不敢休假,也不能仅靠行政力量强制,这会被认为是过度干预市场。

  在这种情况下,国家统一的长假制度,还算比较有法律约束力,也是劳动者最可能享受到的现实权利。带薪休假制度确实需要不断推进,但目前长假制度不失为一个比较现实可行的替代方案。我国目前的法定假日在世界范围内并不算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劳动者休息时间越来越多,也是大势所趋。让劳累的国人多一点休息时间,不是很好吗?

  一些论者有一种不好的倾向,反对学习国外的东西,便拿“中国国情”说事;反对国内的某些从国情出发的制度安排,却拿国外没有类似的做法当理由。其实,黄金周制度正是基于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特色的休假制度,这项制度已经得到多数国人的拥护,干吗要从国外休假制度找依据?

  因此,中国特色的长假还取消不得,甚至还应该增加,这样更有利于保障劳动者的休息权,也有助于分流集中出行造成的拥堵。实际上,近两年无论是学界还是民间,呼吁恢复五一黄金周、增加公众节假日的声音一直存在。对此,主管假日安排的有关部门,应该认真倾听,仔细调研,顺势而为。符合实际又顺应民意的政策调整,不是折腾,而是真正的走群众路线。(丁永勋)

责任编辑:鲁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