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政务 | 财经 | 房产 | 文化旅游 | 新鲁商 | 健康 | 食品 | 培训 | 娱乐 | 体育 | 艺术 | 评论 | 法制 | 视频

首页 > 评论频道 > 杂谈 > 正文

“曲线送礼”须“直线打击”

2013-09-18 14:42:00 来源:经济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原标题:“曲线送礼”须“直线打击”

  中秋、国庆两节将至,中央要求提倡节俭之风,反对铺张浪费,坚决刹住公款送礼等不正之风。与往年相比,公款送礼的现象确实明显减少。但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网购+快递”、电子礼品卡和礼品券等方式让送礼变得更加方便和隐蔽。这些花样翻新的礼品和送礼手段,给“两节”送礼披上了“隐身衣”,甚至形成了灰色产业链,需要引起警惕。

  客观来说,随着中央八项规定的出台,特别是近期中央对公款送礼连发禁令,不正之风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遏制。但由于相关监督机制还不够完善,一些人利用网络平台,谋求更加“安全”的送礼方式,费尽心思地用公款“曲线送礼”,以逃避法律的打击,真是“你有你的关门计,我有我的跳墙法”。

  然而,不论是向送礼对象的手机充话费、发送电子礼券,还是通过电子商务网站购买礼品送货上门,都会留下电子证据。以为“人不知鬼不觉”,实际上只是一种侥幸心理。对于这些花样翻新的“曲线送礼”,只要有关方面能加快相关立法,下大决心“直线打击”,加大监督问责力度,通过明察暗访督促落实,通过举报曝光推动落实,是完全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

  有人送礼,就必然有人收礼,背后隐藏的是利益交换,实质上是权力失范在作怪。从根本上遏制节日送礼的歪风,关键是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比如,要通过改革预算制度,公开“三公”经费,管住乱花钱的手;要通过健全权力的分解制衡机制,推进决策的民主、公开,防范公权力私人化;要通过完善党纪法规,加大对送礼者、受贿者的惩处力度,铲除腐败滋生的社会土壤。

  同时,更要意识到,“曲线送礼”只是隐性腐败的一种,类似的还有送字画、古董之类的“雅礼”,送股票、基金之类的“证礼”,以及安排部分领导干部子女亲属担任高级职务的“权礼”。这些隐性腐败形式因缺少法律调整,治理起来比较困难,对社会的影响不可小视。

  当前,全党正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大力整治“四风”。高度关切、有效治理“曲线送礼”,是改进作风、整治腐败的应有之义。有关方面应采取切实措施,加快相关立法,对隐性腐败明确予以定性,加大“直线打击”力度,不给任何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以生存泛滥的机会。

责任编辑:方媛媛
分享到: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新闻热线:0531-67753777 投稿邮箱:news@sdnews.com.cn
新闻许可:37120170003  出版物经营许可:新出发P223W22号  电信许可:鲁B2-20240534  ICP:鲁ICP备09023214号
主办:山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

Copyright © 1997-2019 SDNew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