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杂谈 > 正文

期待莫言关于文学、家乡和亲人的演讲

2012-12-07 18:23:00 来源:千龙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期待着,期待着,莫言终于启程前往瑞典,去领取他那让无数人羡慕的诺贝尔文学奖了。与不少纠结于莫言在斯德哥尔摩会穿什么不同,我更想知道莫言在那里会说些什么。

  据央视新闻报道,作家莫言12月5日乘飞机出发,前往瑞典斯德哥尔摩领取诺贝尔文学奖。他在接受采访时透露,自己的领奖演讲主题是“文学、故事、家乡、亲人”。“主要是谈文学、谈讲故事。我会说家乡、亲人,风土人情都会谈到。”莫言说,具体演讲的标题还没完全定下来,“大概就是跟故事有关的。说故事、讲故事、听故事、写故事。”

  家乡、亲人、风土人情和故事,这些话题并不宏大,但正是这些元素构成了莫言文学世界的全部。虽然我们对莫言未来演讲的具体内容还不得而知,但从这些能够窥见他演讲主题的词语中,我们能读到一丝亲切。在听惯了、看惯了一些言不由衷的豪言壮语以至于对演讲都有些漠然的我们,很有理由兴奋。莫言,这位看上去憨厚无比的山东“老头儿”,他那关于文学、家乡和亲人的演讲是那么值得我们期待!

  “作家应当把自己要说的话写下来,而不是讲出来。”虽然海明威在属于他的诺贝尔文学奖演讲中这样讲,但不管出于礼节还是对读者以及文学的尊重,作家们还是应该像书写自己的文学作品那样来对待自己的演讲。最基本的,应该讲那些最真实的、对读者最有益的、对文学最崇敬的、本质上最纯净的话语。家乡、亲人和家乡的故事,我想这些应该是莫言心中最圣洁、牵挂最多的吧?否则,他怎么会愿意在那个举世瞩目的地方说这些话题呢?他肯定是爱自己的家乡、亲人的,家乡的故事也让他魂牵梦绕,没有这些,莫言的文学或许就不在了。我想,如果他教会我们如何去爱家乡和亲人以及故事的话,那么这演讲一定会很受用。

  看过莫言的几次访谈,感觉莫言是很幽默的一个人,幽默中带着睿智,睿智中又有着一种别样的“狡猾”。但我总以为,那算不得是真实的莫言。看莫言的短文《我的老师》,那才是真正的莫言。回忆里,莫言把大便拉在了裤子,一位女老师替他“收拾”;多年以后老师成了自己妻子同村的姑姑,莫言问妻子“那个姑姑说过我什么坏话没有”,妻子说“俺姑说你不但聪明伶俐,而且还特别讲究卫生”。这让人忍俊不禁,我想莫言也会不由自主地笑。当然,这样的故事是难以登上斯德哥尔摩那样的“大雅之堂”的。只是,与其在被迫中睿智和狡猾,还不如讲那些最真实的故事和最真实的自己。所以,我期待着,在斯德哥尔摩,莫言能够讲述关于自己、关于文学、关于家乡和亲人的最真实的故事。

  我们拥有一个莫言是那么的不易,我们拥有这样一个聆听自己同胞演讲的机会更是不易,让我们期待,期待莫言关于文学、家乡和亲人的演讲,让它成为我们永远的回忆! (姜伯静)

责任编辑: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