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工作室”和“莫言好吃”
北师大国际写作中心将设立“莫言工作室”,为莫言在北师大工作、创作、讲学及交流提供便利。还将设“莫言作品展室”,收集和展出国内外各种版本的莫言作品出版物,供研究者查阅。
随着季节的变换,一度沸沸扬扬的莫言热,终于随着越来越冷的空气慢慢下沉,虽不至于无声,各方的喧闹少了不少。
这个时侯,北师大这一举措应该有,道理是,莫言获诺贝尔奖是中国 本土作家第一个获得的西方最高文学奖,虽不至于鸡犬升天,但却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因为莫言的作品是通过翻译被世界认识和认同,回顾近代以来,随着一大 批走出国门的知识分子带回来了大量国外翻译作品,其中鲁迅开了滥觞,让中国看到世界文学的发展和成果,促进了中国现代文学的进步和发展,这种文化交流对近 代中国思想解放和文学创作的进步和发展作用巨大,所以今天的党号召要建设文化强国,这个文化建设和经济一样不能闭门造车,需要交流、需要借鉴、需要学习, 需要改革开放,北师大借势成立莫言工作室,正是文化建设中的实干表现,相比以前对莫言获奖的一系列空谈意义大得多。
有意思的是,在南京一所小学里,老师借着莫言热和小学生的要求, 开讲了莫言一课,当然孩子们看到的不是成人眼中诟病莫言的红高粱地的丰乳肥臀,而是得出“莫言好吃”!惊讶吗?毫不奇怪,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汉姆雷特。 阅读莫言不同作品或者同一作品得出不同的印象是正常的,都是一种盲人摸象的效应。孩子们看到的是莫言散文《草木虫鱼》,记述到人们吃虫子,就说莫言好吃恶 心,老师解释是哪个特殊年代里莫言苦中衷有乐,其实这都不正确。吃虫子不仅是以往在吃,中国人吃、外国人也吃,而且现在中外还在当做美味佳肴来吃,只是孩 子们难得一见大人的暴食的胃口。有言去了广东才知道什么都敢吃,去了北京才知道什么是官小,不欺余也,吃虫子比吃如蝉蛹、蚕茧、螃蟹,现在是公款吃喝的必 上之菜,而且好吃的津津有味,营养丰富,岂是莫言好吃?只是莫言的记录真实罢了。再比如捉螃蟹,我儿童时候就捉过,方式和莫言描述的差不过,夏夜小河边, 一把电筒、一只水桶、三五同伴,一夜上百只不在话下,拿回来不仅油炸了人吃、也拿去喂鸭子换鸭蛋吃,可是现在环顾四周污染的水体,螃蟹没灭绝就不错了,这 哪能成为大城里孩子的人生体验?
“莫言的好吃”佐证了莫言的作品记录了中国民间的故事和传说的准 确性。认识莫言对近现代中国的了解有帮助,即使红高粱里奶奶的率性,也反映了打鬼子的艰难和中国男人女人在性压抑环境下的乐观天性,不也是表明中华民族生 生不息的巨大活力吗。所以成立“莫言工作室”是符合现代精神的实干表现,让更多的中外文学大家在“莫言工作室”里对中外文化交流海吃吧!
- 挖砖块,真能沾上莫言的“文气”?2013-04-08
- 围观莫言不如让他安心“产蛋”2013-04-07
- 莫言:好的文学应该让人读出自己2013-01-24
- 莫言受聘北师大教授 强调自己仍是农村作家2013-01-23
- 莫言“无用令文学伟大”耐人寻味2012-12-12
- 莫言获颁诺奖 我们要平静对待2012-12-10
- 莫言讲的不仅是故事2012-12-10
- 对莫言出席诺奖颁奖典礼的思考2012-12-08
- 爱护莫言,爱护中国形象2012-12-08
- 期待莫言关于文学、家乡和亲人的演讲2012-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