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媒评 > 正文

政府就应“勒裤带”过“紧日子”

2017-03-06 17:15:00 来源:人民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3月5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开幕。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各级政府要坚持过紧日子,中央部门要带头,一律按不低于5%的幅度压减一般性支出,决不允许增加“三公”经费,挤出更多资金用于减税降费,坚守节用裕民的正道。(3月6日 新华网)

  近年来,在中央推出“八项规定”,大力整治四风,提出“三严三实”等全面从严治党的措施下,各地纷纷出台规范公务接待、会议、公务用车、因公出国(境)等管理办法,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严控各项经费支出,备受公众诟病的公款吃喝、违规出国、超标配车等行为受到明显遏制,“三公经费”明显下降。据统计,2015年中央“三公”经费支出总计53.73亿元,比2014年少花了5亿,与2011年相比下降了42 .62%。

  一个地方和一个家庭一样,只有勤俭节约,用好每一分钱,把有限的资金用在最需要的地方,才能过上好日子。而政府能否真正过紧日子,关键是全体干部尤其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树立节俭意识。坐30万元一辆的车和坐10万元一辆的车,同样能办事;住五星级的宾馆和住三星级的宾馆,同样能开会。节俭不仅影响不了改革和发展,影响不了政府的正常运转,而且政府站在老百姓的立场上,真心实意地为老百姓着想,更能提高党政机关的办事效率和在群众心中的威望。

  “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尤其在当前各地经济增速减缓,财政增收困难加大,国内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严峻形势下,政府和官员更应带头“勒裤带”过“紧日子”。这不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份责任,体现出一种与国家与群众同甘共苦、共克时艰的责任与担当。过去我们党靠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不断发展壮大、成就伟业、创造辉煌,现在仍然需要这一优良传统作精神支撑,砥砺意志、顽强拼搏。所以,无论何时何地,领导干部都必须以身作则,勤俭办事,带头过紧日子。

  同时,领导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是受人民委托管理社会事务的,本就应兢兢业业、克勤克俭,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所以,领导干部能否带头“勒裤带”过“紧日子”,不仅是应对当前形势,加强党性修养和落实中央改进工作作风八项规定的需要,更是对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考验。

  过好紧子日,降低行政成本,把“三公”经费省下来干什么?查阅31个省份的财政年度数据可发现,2016年,各地民生投入占支出比普遍超过了三分之二,有17个省份的这项数据在75%以上;财政部国库司的数据显示,2016年,涉及民生的多项支出增幅高于同期财政支出总体增幅: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87841亿元,比上年增长6.4%;教育支出28056亿元,增长6.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1548亿元,增长13.3%;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13154亿元,增长10%;城乡社区支出18605亿元,增长17.1%。

  民生是国家的根基,是发展的根本。一方面政府过紧日子,另一方面还要把省下来的钱用在明处、用在实处,用在优先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惟有坚守节用裕民的正道,才能更好地取信于民,造福人民,带领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

  我们期待着各地政府、各级领导都能带头“勒裤带”过“紧日子”,在行政成本上“抠门”, 民生事业上“舍得”花钱,用自己的紧日子让群众过上好日子。对此,必须通过严密而有效的制度安排,为过紧日子搭建强有力的体制机制约束,去保证领导干部带头过紧日子的日常化、长期化、制度化,唯有始终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色,放下“架子”、降低“档次”,集中财力办大事、办惠民实事,才能促进“民富”,推动“国富”。

责任编辑: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