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网”事连年破千亿,数字浪潮正奔涌向实
2025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圆满落幕,签约金额连续三年突破千亿元大关。这一连串数字背后,不只是资本的聚集,更是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的信号弹——互联网正扎进实体经济的土壤里生根发芽。高铁飞驰离不开坚实轨道,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也需以务实合作为基、以真实需求为向。
搭起“数实融合桥”,打通产业升级“任督二脉”。过去,互联网常被视作虚拟世界的代名词;如今,它已悄然成为制造业、农业、服务业转型升级的“神经中枢”。本届峰会签约项目中,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中小工厂柔性生产、智慧物流系统优化全国仓配网络、AI大模型助力县域特色农产品精准营销等案例频频亮相。这些不是PPT里的概念,而是车间里运转的智能产线、田埂上跳动的数据终端。当算法走进流水线,当算力注入供应链,传统产业便如装上“数字引擎”,跑出提质增效的新节奏。
织密“安全可信网”,筑牢数字生态“防火长城”。千亿签约的背后,是信任机制的持续加固。随着数据成为新型生产要素,如何确保其流通安全、使用合规,成为各方关切。本届峰会特别强化了对隐私计算、区块链存证、可信AI等底层技术的支持,推动建立“可用不可见”“可控可计量”的数据治理新范式。比如,某地政务数据通过联邦学习技术,在不泄露原始信息的前提下支撑企业信用评估,既释放价值又守住底线。这种“先立规矩再奔跑”的思路,让数字合作不再是“裸奔式狂欢”,而是有章可循、有界可守的稳健前行。
铺就“普惠共享轨”,驶向共同富裕“数字快车”。真正的数字文明,不应是少数人的盛宴,而应是全民共享的基础设施。峰会成果中,不乏面向乡村教师的远程教研平台、服务银发群体的适老化智能终端、覆盖偏远地区的低轨卫星通信试点。这些项目如毛细血管般将数字红利输送到社会末梢。当一位西部果农能通过直播卖出整季苹果,当一位老人能用语音助手预约挂号,互联网才真正回归“连接人、服务人”的初心。这正如纵横交错的铁路网,不仅要通达一线城市,更要延伸至山乡小镇,让每个人都能搭上时代发展的列车。
乌镇峰会三年签约超三千亿,数字很硬核,意义更深远。它昭示着:互联网的下半场,不在流量争夺,而在价值深耕;不在概念炒作,而在场景落地。唯有坚持向实而行、向善而为、向远而谋,数字中国的列车才能驶向更加包容、安全、繁荣的未来。(文/陈松)
- 星光耀征程|“加减乘除”算好创新账,山东激活产业新动能2025-07-03
- 星光耀征程|从低成本到 “高准备度” 中国为全球制造业供应链提供蓝图2025-06-27
- 星光耀征程|以真招实策,为企业科技创新“架桥铺路”2025-04-24
- 星光耀征程|科技创新:细微之处见真章2025-04-15
- 星光耀征程|以创新“组合拳”,激活山东发展新质生产力2025-03-13
- 星光耀征程|山东:科技创新“拳”风劲,工业“质”造启新程2025-03-13
- 星光耀征程|科技创新让教育更多元,引导孩子正确应用AI2025-02-21
- 星光耀征程|科技创新让城市生活更美好2024-11-13
- 以“皮实”精神 勇攀科技之巅2024-06-27
- 以“新”促“兴” 描绘科技强国“新蓝图”2024-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