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耀征程|以创新“组合拳”,激活山东发展新质生产力
在当今时代,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无疑是激活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密码。山东,作为经济大省、工业强省,凭借深厚的产业基础和丰富资源优势,打出一套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协同共进的“组合拳”,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科技创新是催生新质生产力的“源动力”。山东充分意识到,科技创新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积极推动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近年来,山东的高校与科研机构持续加大科研投入,在多个前沿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就拿海洋科技领域来说,这里汇聚了众多顶尖的海洋科研院校和机构,针对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生态保护等课题展开深入研究,研发出一系列先进的海洋技术,如深远海养殖装备、海洋新能源开发技术等,不仅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在国际上也产生了广泛影响。
但科研成果若仅停留在实验室,无法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便无法真正发挥价值。山东深谙这一点,积极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完善相关体制机制。通过举办各类科技成果对接会、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促进科研机构与企业交流合作,加速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同时,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鼓励企业积极引进和应用新技术,让科技创新成果真正落地生根,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产业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落脚点”,而实体经济则是产业创新的根基。山东始终坚守实体经济,积极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以钢铁产业为例,山东通过引入先进的智能制造技术,实现生产流程自动化、智能化,大幅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源消耗。传统化工产业借助绿色化学技术,推动产品向高端化、绿色化转型,提升产业竞争力。
在改造传统产业的同时,山东积极开辟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新赛道。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吸引众多知名企业落户,从整车制造到关键零部件生产,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山东也加大布局力度,培育出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为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山东着力强化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搭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趋势提出创新需求,高校和科研机构围绕这些需求开展科研攻关,提供技术支持。通过这种紧密的合作模式,实现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和产业化应用,推动产业创新发展。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是核心动力。山东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以产业创新反哺科技,实现两者协同共进。未来,山东需持续紧抓教育、科技、人才,夯实实体经济,促进二者深度融合,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道路上稳步迈进,为全国经济发展贡献更多山东力量 。(文/王鹏)
- 星光耀征程|山东:科技创新“拳”风劲,工业“质”造启新程2025-03-13
- 星光耀征程|科技创新让教育更多元,引导孩子正确应用AI2025-02-21
- 星光耀征程|科技创新让城市生活更美好2024-11-13
- 以“皮实”精神 勇攀科技之巅2024-06-27
- 以“新”促“兴” 描绘科技强国“新蓝图”2024-06-25
- 让青年科技人才在“C位”上“破圈”出彩2024-06-13
- 以新质生产力绘就农业灿烂图景2024-05-23
- 用科技画笔描绘“诗和远方”2024-05-21
- “疏通”新质生产力的人才队伍2024-04-06
- 加强科技人才建设 助力科技强国2023-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