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耀征程|科技创新让教育更多元,引导孩子正确应用AI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AI)已经逐渐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教育领域也不例外。从AI辅助作业到智能机器人走进课堂,科技创新正在为教育注入新的活力,让学习方式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然而,如何引导孩子正确应用AI,避免过度依赖,成为家长和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
AI赋能教育:从“帮手”到“伙伴”
近年来,AI在教育中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例如,在开学第一课上,老师带着智能机器人走进教室,与孩子们互动;或是通过AI分身与学生们对话,分享科技前沿知识。这些创新形式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也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AI不再是冰冷的工具,而是成为孩子们学习的“伙伴”,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知识、拓展思维。
在日常学习中,AI的辅助功能也日益凸显。比如,学生可以通过AI快速获取解题思路、理解文言文含义,甚至生成作文框架。这些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习效率,减轻了学生的负担。然而,AI的“高效”也带来了一些隐忧。正如一些家长和老师所担心的,过度依赖AI可能导致孩子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甚至让学习变得机械化。
引导孩子正确应用AI:家校共育是关键
要让AI真正成为孩子学习的“帮手”而非“枪手”,家校共育至关重要。家长和老师需要共同努力,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AI使用观念,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老师可以通过分层分类布置作业,明确 AI 使用边界。像动手实践、深度思考类作业让学生独立完成,基础性、重复性任务则可借助 AI 提高效率,如此既能发挥 AI 优势,又能锻炼学生思维。家长在孩子使用 AI 后,要引导他们回顾解题思路,不单纯接受答案,比如针对 AI 完成的数学题,询问解题步骤并探讨有无更好方法,以此培养孩子独立思考能力。
此外,家长和老师还应注重培养 AI 无法替代的能力,如同理心、审美力和创造力。通过阅读经典、参与艺术创作或社会实践提升审美力和同理心,鼓励孩子提出新想法、解决实际问题来激发创造力,让孩子在未来竞争中占据优势。
科技创新让教育更多元,但“人”才是核心
AI技术的引入,让教育方式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例如,AI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兴趣,提供定制化的学习方案;通过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历史事件或科学实验。这些创新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也让学习变得更加有趣和高效。
然而,无论科技如何发展,教育的核心始终是“人”。AI只是工具,真正的学习离不开学生的主动思考和老师的引导。正如山东大学法学院教授王丽萍所言,人类的优势在于理论驱动下的思维方式。我们需要通过教育,培养孩子的内在驱动力,让他们在AI时代依然能够保持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
科技创新为教育带来了无限可能,但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引导孩子正确应用AI,让科技真正服务于教育,是家长和教育工作者需要共同思考的问题。通过家校共育、分层引导和注重能力培养,我们可以帮助孩子在AI时代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方式,让AI成为他们成长路上的“好帮手”,而非“代劳者”。未来,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期待教育能够更加多元、包容和高效,为每一个孩子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文/宋庆玲)
- “疏通”新质生产力的人才队伍2024-04-06
- 科技强国 以“人”为本2023-12-09
- 与时代共舞 绘就高质量发展蓝图2023-06-01
- 科技创新,实现“芯”的突破2023-04-25
- 鲁网论见|下好基础研究“三步棋”,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2023-03-10
- 聚焦高质量发展 跑出创新“加速度”2023-03-06
- 聊诚评|加快科技创新 助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2023-02-06
- 聚焦“人才高地” 决胜“时代伟业”2022-11-25
- 用科技创新之笔,绘齐鲁强省之画2022-06-27
- 让科技创新成为“走在前、开新局”的 硬核力量2022-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