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论见 > 正文

星光耀征程|黄河岸边木李镇,金秋丰收日子甜

2025-09-24 17:03:2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金秋九月的黄河岸边,淄博高青县木李镇正上演着一幅动人的“粮满仓、果飘香”画卷——富硒猕猴桃挂满藤蔓,圆梦葡萄红透枝头,南美白对虾跃出水面,沿黄大地的丰收盛景,不仅是田野里的喜人丰光,更是乡村振兴路上“守着黄河吃好饭”的生动注脚。

 这份“好丰光”,藏在黄河水滋养的特色产业里。木李镇的智慧,在于把黄河水资源的“先天优势”,变成了产业发展的“硬核实力”。这里的葡萄“喝黄河水、长富硒土”,每一颗都带着“营养密码”,未成熟就订单满溢;猕猴桃借黄河水浇灌,果肉细腻、硒含量天然,老客户年年追订;就连水产养殖区的对虾,也因黄河水的好水质,肉质紧实、鲜味十足,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从传统种粮“勉强糊口”到特色种养“收益翻番”,木李镇用“富硒”赛道打破了沿黄农业的局限,让黄河水不仅能灌溉庄稼,更能孕育出“金果子”“银虾子”,让“粮满仓”不再是单一的粮食丰收,而是多元产业的硕果满枝。

 这份“好丰光”,落在村民增收的笑脸上。产业兴则百姓富,木李镇的丰收从来不是“独乐乐”,而是“众乐乐”。镇里通过政策扶持、技术指导,从土壤检测到果实采摘全程帮衬,把零散的农户聚在产业链条上;200余户村民跟着种葡萄、养对虾,人均年增收超8000元,曾经“守着黄河愁生计”的日子一去不返。如今的木李镇,田间是忙碌采摘的身影,塘边是收虾的欢笑声,村民腰包鼓起来的模样,比田野里的丰收更让人动容。

 这份“好丰光”,向着更广阔的未来生长。丰收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木李镇早已绘就蓝图:扩大富硒种植规模、引进特色品种,让沿黄产业矩阵更丰富;组建专业指导团队、推动产业规模化标准化,让“木李圆梦葡萄”“骏德猕猴桃”的品牌更响亮。这份规划里,藏着对“粮满仓”的长远追求——不仅要当下丰收,更要持续丰产;不仅要产业赚钱,更要品牌长久。当黄河水滋养的“富硒红利”惠及更多村民,当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沿黄大地的“好丰光”,终将从一时的丰收盛景,变成长久的幸福图景。

  夕阳下的黄河静静流淌,岸边的丰收歌声还在继续。木李镇的实践证明,沿黄地区的“好丰光”,从来不是被动等待的馈赠,而是主动探索的收获。从黄河润土到产业生根,从百姓增收到乡村振兴,这片土地用“硒”望满园、粮丰仓满的实景,告诉我们只要守住生态优势、找对发展路子,乡村的田野上,永远能种出希望,收获美好。(文/魏成建)

责任编辑:崔永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