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论见 > 正文

星光耀征程|粮满仓里见丰光

2025-09-23 17:15:22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粮满仓,天下安”。这朴素谚语背后,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对粮食安全最深刻的认知与最恒久的守望。当“粮满仓·好丰光”成为田间地头与政策文件的共同议题,其所承载的不仅是对丰收景象的描绘,更是对国家命脉与民生根基的坚实守护。它呼唤我们以平实之心、务实之举,共同审视这份“沉甸甸”的丰饶。

  粮仓之满,源于耕耘之实。每一粒稻谷、每一颗麦穗的收获,绝非偶然,它是政策精准滴灌、科技强力支撑与农民辛勤汗水共同浇灌的结晶。从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到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从良种研发攻关到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的普及推广;从遏制“舌尖上的浪费”到健全农产品供应链,一系列务实举措环环相扣,为大国粮仓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份“满”,是系统性的成就,是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生动体现,它要求我们持续聚焦于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这一核心,让丰收的底气更足、根基更牢。

  丰光之好,贵在普惠于民。“好丰光”之美,不仅在于金秋时节的遍地金黄,更在于它最终转化为千家万户餐桌上的温热与安康。它意味着主妇采购时的从容选择,意味着寻常家庭一日三餐的营养与安全,意味着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时“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的定力。这份“好”,是粮食安全战略最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我们必须始终关注粮食的可及性与可负担性,畅通从田间到餐桌的通道,稳定市场预期,确保丰收的成果能真正惠及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让“好丰光”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温暖底色。

 守望粮仓,更需长远之策。“粮满仓”并非一劳永逸的静态成果,而是需要常抓不懈的动态进程。面对气候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耕地资源硬约束、国际市场的波动等诸多挑战,我们必须始终保持忧患意识,树立大食物观,构建更高效、更可持续、更富韧性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这意味着要在科技自立自强上持续攻坚,在节约减损上久久为功,在调动农民种粮和地方抓粮“两个积极性”上完善机制。唯有如此,方能将今天的“粮满仓”锻造成应对未来风雨的“压舱石”。

  “粮安天下,农稳社稷”。“粮满仓·好丰光”不仅是一时一地的丰收景象,更是须臾不可放松的国家大计。它要求我们摒弃一切浮夸虚饰,以最为平实务实的态度,珍视每一寸土地、敬畏每一粒粮食、感恩每一份付出,共同守护好这份来之不易的丰收荣光,让我们的大国粮仓永远丰盈,让人民的幸福生活永沐“丰光”。(文/郝朝兴)

责任编辑:崔永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