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论见 > 正文

高铁“宠”爱升级,服务温暖“萌”途

2025-04-18 17:23:16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近日,铁路部门在京沪高铁部分车次试点“隔离运输、人宠分开、专人看护”的高铁宠物托运服务,铁路12306同步推出“宠物托运”功能。旅客提前2天及以上线上预约,预约成功后可同车托运1只家庭驯养且健康状况良好、单只体重不超过15公斤、肩高不超过40厘米的猫、犬类宠物。

  如今,宠物早已超越了传统“看家护院”的范畴,已成为众多家庭的“毛孩子”“心头宝”。据《2025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显示,2024年全国城镇地区,宠物猫和宠物狗的数量也分别达到了7153万只和5258万只,共有4088万名猫主人和3601万名犬主人。面对如此庞大的养宠群体,如何满足他们携宠出行的需求,成为社会亟待解决的课题。于此背景下,铁路部门此次试点高铁宠物托运服务,不失为一次温暖且及时的回应。

  高铁试点“宠物托运”,是铁路部门持续深化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适应广大旅客多样化的出行需求的行动落实。从公共服务层面来看,铁路部门打破传统思维的桎梏,让“毛孩子”不再是被排斥在公共交通之外的“特殊群体”,而是能够与主人一同踏上旅途的“家庭伙伴”,体现了社会对多元情感需求的尊重与包容,拓宽了幸福的定义边界。而相对高铁自身发展来说,这一服务填补了中短途宠物出行的市场空白,延伸了铁路服务的边界,展现了铁路部门积极适应时代变化的务实态度。更为重要的是,铁路部门将“群众牵挂”转化为“服务清单”,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为公共服务行业树立了新的标杆,有助于推动整个公共服务行业朝着更加人性化、精细化、科技化的方向大步迈进。

  当然,任何新生事物的诞生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高铁宠物托运服务在试点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何平衡安全与体验,成为摆在铁路部门面前的一道难题。目前试行方案中采用的“隔离运输、人宠分开、专人看护”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宠物的安全和旅客的乘车体验,但仍引发了网友们的诸多讨论。例如,人宠分开后,如何确保宠物的安全与舒适?运输箱的空间是否足够宽敞,能否满足宠物的基本需求?托运票价是否合理,能否被广大养宠人士所接受?这些问题都需要铁路部门在试点过程中不断探索、持续优化。但不可否认的是,开放高铁宠物托运服务对于养宠人来说已经是一个好的开始。我们期待铁路部门能够通过试点不断改进完善已有方案,将先进技术与温馨服务相结合,为宠物打造安全可靠的“移动小窝”,让携宠乘客安心、让普通乘客放心。

  民生无小事,举措总关情。高铁宠物托运服务的推出,看似一个小小的创新,却蕴含着巨大的社会意义和人文价值。期待铁路部门以此次试点为契机,持续完善服务细节、提升服务品质,为广大旅客提供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的出行选择。如此,铁路服务必将更具质感、更加贴心,成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戴治国)

责任编辑:张小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