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论见 > 正文

星光耀征程|物流园里的黄河新声

2025-03-13 16:46:08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凌晨四点的菏泽传化公路港,满载快递的货车在智能调度系统指引下有序出港,车灯划破夜色汇成金色溪流。这个黄河流域最大的智慧物流枢纽里,平均每分钟就有2000件牡丹鲜切花、汉服半成品、木制工艺品发往全国。当千年黄河故道与现代物流动脉深度交融,"九省通衢"的区位优势正转化为"通江达海"的发展胜势。

  科技创新重构物流基因。在安得智联智能仓,AGV机器人托着3米高的货架精准穿梭,5G电子围栏实时监测冷链车厢温度,物流时效较三年前缩短40%。这样的数字革命不仅让曹县汉服实现"晨下单、午发货",更吸引海尔、格力等30余家头部企业在此设立区域分拨中心。2023年菏泽快递业务量突破8亿件,增速连续两年领跑沿黄城市,数字化赋能让"流量"真正变"留量"。

 区域协同打开发展新局。鲁西跨境保税仓内,来自河南兰考的泡桐板材、安徽亳州的中药材、江苏丰县的新能源配件,正在"组合装箱"发往日韩。这种打破行政藩篱的"物流共同体",使菏泽枢纽经济辐射半径扩展至300公里,带动周边18个县市物流成本下降15%。当黄河重大国家战略遇上现代流通体系,昔日的省际边缘地带正崛起为区域协作核心支点。

 车轮上的民生温度悄然升温。90后创业者李伟的直播团队,依托物流园"云仓代发"服务,把黄河滩区老手艺人编织的柳编产品卖到北上广深,带动周边7个村庄2000余人就业。在定陶区张湾镇,菜农王守义通过冷链专线把西红柿直供香港超市,每斤增收2.3元。物流毛细血管的延伸,让田间地头的"最初一公里"直通城市餐桌的"最后一公里"。

  从黄河滩涂到物流枢纽的嬗变,映照着新发展格局下的城市突围智慧。当每天2.6万辆货车在这里重新定义地理坐标,当"物流+"战略催生出现代农业、跨境电商、智能制造等产业集群,菏泽用实际行动诠释: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找准支点,传统区位优势就能转化为澎湃发展动能。这条奔涌的物流长河,正带着黄河儿女的奋斗故事,向着大海的方向浩荡前行。(文/张芷荧)

责任编辑:崔永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