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论见 > 正文

“一刻钟养老服务圈”,让“养老”变“享老”

2025-03-11 17:05:38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中国民政部部长陆治原9日在北京表示,加快健全城乡三级养老服务网络,推进“形成一刻钟养老服务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民生主题记者会当日举行,陆治原在会上介绍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主要内容和措施。(3月10日 中国新闻网)

  构建“一刻钟养老服务圈”,不仅能够满足广大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而且将成为推动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有了“一刻钟养老服务圈”,意味着健康管理、康复护理等服务需求的提升,这将显著拉动医疗护理行业发展,促使相关企业进行技术升级,同时带动文化娱乐、教育培训等领域消费升级。

  在加快健全城乡三级养老服务网络方面,将在已有养老服务设施基础上,推进在县(区)一级健全综合养老服务管理平台,在乡镇(街道)一级健全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在村(社区)健全必要的养老服务站点,构建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形成一刻钟养老服务圈,为广大老年人提供便捷的养老服务。

  把好政策落实落细,需要对养老服务展开新实践、新探索:各地建设的智慧养老平台如何更精准摸排对接老年人需求,助浴等新服务标准的精细化如何带动服务人员的专业化?每一个环节的精准、精细都需要实践参与者用心用情用力,推进各项优质服务资源向老年人的身边、家边和周边聚集,确保老年人事情有人管、老年人困难有人帮,顶层设计的落地生根离不开基层探索。

  不管是到社区医院就诊,还是到老年餐厅就餐……一刻钟左右就能满足自己的养老需求,是不少老人对于养老服务圈最真切的体会。“一刻钟养老服务圈”既保留了家庭养老的优点,同时强化、拓展了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社交等养老服务供给。养老服务离老年人更近,才能真正满足他们在熟悉环境中养老的深层次心理需求。

  “一刻钟养老服务圈”,关联着越来越多家庭的幸福感。答好养老服务的每一道大题小题,全社会也应多些“老龄思维”。说白了,应对老龄化社会,破解养老难题,最根本的就是站在老人的角度,设身处地为老人着想,做力所能及的事。总之,以老年人的实际需求为导向,抓实抓细,才能让养老服务整体水准不断提升,让整个社会更加和谐温暖。(文/文艳)

责任编辑:张小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