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项合力”促创新 把握规律助发展
2023年是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做好经济工作意义重大。科技创新是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擎,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大力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充分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让空气中充满创新的味道。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科技创新的关键在人。以科技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各级干部的共同发力。只有广大干部通经济、懂创新、善服务、敢作为,才能让科技创新发展政策落地生根,才能使各项产业布局陆续开花结果。
以学习促创新,不断提高科技创新工作的专业能力。思想先于行动,只有加强干部科学理论知识的学习,才能提高领导科技创新的专业能力。对此,干部要多保持“空杯”心态,谦虚认真学习科技创新理论知识,切忌空谈妄谈科技创新方法,更不能以个人主观臆断拍脑决策。与此同时,干部要抓住各大科技创新论坛、科技创新政策研讨会等机遇,借力专家学者智慧,积极研讨科技创新政策的科学性、有效性,既能开拓自身眼界思路,又能有效提升决策水平。通过不断学习,让科技创新决策掷地有声,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与满意。
以服务促创新,切实提升科技创新工作的服务水平。优化政务服务作风,政府要由管理者向服务者角色转变,一方面,做好政务政策服务,为科技创新“搭好台”,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完善源头激励机制,推动已有政策扎实落地,破除科技创新与经济成果转化之间的行政障碍,让科技成果充分赋权经济动能;另一方面,要坚持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把职能转变落实到优化服务上,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完善行政服务水平,要扎实干部工作作风,时刻保持“干净”的工作状态,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让服务对象能够完全将精力放在科技创新上。
以考核促创新,持续增强勇于担当作为的行动自觉。“为官避事平生耻。”干部在科技创新中要积极担当作为,坚持用发展衡量能力,凭能力任用干部,紧紧围绕科技创新发展配用干部,优化干部队伍专业结构配置,持续提升干部队伍办事能力。坚持用好考核“指挥棒”,完善考核评分标准,以科技创新指数、经济发展等考核目标激励干部积极作为。建立健全纠错容错机制,坚决分清什么是“错误”,什么是“失误”,让干部敢干事而“不怕事”,善干事而“敢担责”,激发广大干部奋发向上精神,让有为者有位,敢做者敢为,在干部内刮起“创新”之风。
“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强劲号角已经吹响,广大干部要努力提升自身“科技修养”,准确把握科技创新发展规律,加快科技创新到经济成果的转化,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贡献力量。(文/苏鹏)
- 星光耀征程|创新齐鲁 科技兴邦2024-12-17
- “筑梧桐,引百凤”,赋能新质2024-05-16
- 以创新驱动为出发点,强化“以新提质”2024-04-01
- 让青春在强国征程中大放异彩2023-12-15
- 互通有无 描绘文化的“锦绣山河图”2023-12-13
- 加强科技人才建设 助力科技强国2023-12-12
- 为科技人才创造“碧海蓝天”2023-11-10
- 做乘风破浪的“破圈”者2023-10-17
- 青年干部要奋发有为、创新担当2023-10-11
- 创新消费模式是释放消费潜能有力之举2023-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