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论见 > 正文

组工干部白天“走干讲”晚上“读写想”

2020-10-23 09:04: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前段时间,听一位组织部长说,进了组织部的门,就要有组工干部的姿态,就要做到白天“走干讲”、晚上“读写想”,细细品味,感觉颇有一番道理。

  白天光阴似金,是组工干部“快马加鞭不下鞍”的忙碌状态,理应起而行,多走多干多讲;夜晚清幽寂静,是检验组工干部思想维度、理论水平的“试金石”,更适坐而思,乐读善写勤想。“夜者,日之余。”组工干部要争当“走干讲”与“读写想”的表率,让八小时内外都“忙起来”,以夯实立身之本、增强为民之能,不断擦亮组织部门这块“金字招牌”。

  走基层,经常“接地气”才能拉近干群关系。“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基层是组工干部永远的课堂,坐在办公桌前看文件读报告的官老爷习性,不可能了解基层的运作规律、百姓的喜怒哀乐,组工干部要跳出事务“圈子”、放下机关“架子”、沉下干部身子,多走进基层接接地气、多向群众“寻医问药”、多得到群众的“指点迷津”,才能不被“乱花迷眼”,才能揭开群众需求的“庐山真面目”,与群众关系越走越亲。

  干实事,善啃“硬骨头”才能增进群众福祉。唯有实干才能兴邦,空谈阔论将一事无成。组工干部要切忌“唱功”精湛、“做功”不足,埋头做“雷声大、雨点小”的表面文章。要敢于直面矛盾、敢向困难挑战,瞄准痛点堵点卡点,提升工作标杆。要善用十指“弹钢琴”,下一番“绣花”功夫,实干苦干拼命干,才能奋进争先创一流。要多做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维护好群众利益,让老百姓感受到组织工作的真心。

  讲政策,当好“二传手”才能解开群众心结。组织工作不是高高在上的东西,更不是上对下的简单灌输。在出台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新政策时,在群众抱怨政策文件看不懂干着急时,组工干部要注重运用深入浅出、简单质朴的语言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当好政策“二传手”。要关键时刻不失语、重大问题不缺位,结合百姓诉求讲政策讲方法,讲清个中利弊、做实循序引导,让组织工作有温度、可触摸。

  读经典,思想“蓄满电”才能站稳人民立场。思想上松一寸,行动上就会散一尺。学习是人生永恒的主题,组工干部要耐得住寂寞静读、稳得住心神乐读,与道德哲理对话,纾解困惑。经典要精读、反复读,常读常新、历久弥新,以儒家文化做底蕴,去掉浮躁之气。要“全面摄取”广涉猎、“按时就餐”常充电、“细嚼慢咽”悟透彻、“消化吸收”有所获,让有益的营养入脑入心,形成“读而思进”的良好习惯。

  写文章,练就“笔杆子”才能明晰工作思路。“不动笔墨不读书。”写作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是总结分析、超前谋划、明细思路的过程。组工干部不仅要“开口能说”,更要“提笔能写”,要善写会写,才能使繁杂归于条理、浅薄变得精深、心得形成办法。要写实白天轨迹,提炼“走干讲”的心得;要写好调研报告,达到发现问题的目的;要写准信息简报,抽出最本质的东西。要用好手中“一支笔”,在“爬格子”中练就“笔杆子”,做会写组工文章的“行家里手”。

  想对策,争当“智多星”才能创造一流业绩。“学而不思则罔”,组织工作面广量大,要深度思考、多想办法,才能厘清思路、不断创新,提出赋予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的独到见解,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想到位”是一个不断积累、长久思考的过程,组工干部要在每个夜晚“三省吾身”,想别人所未想,深入思考研究对策,方能激发出创新思维,推动组织工作高质量发展,全面走在前列。(文/黄绍增)

责任编辑:罗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