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鲁网网评:清明祭扫要有“三忌”
作者:刘琦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祭扫节日,人们往往会在这一天前后登山祭扫,寄托思念。4月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副司长范瑜表示,今年的清明祭扫工作将坚持精准防控疫情与满足群众祭扫需求相结合,努力为群众提供更安全、高质量、有温度的祭扫服务。
今年的清明节因为疫情防控变得紧张而特殊。民政部办公厅早在3月份已就做好2020年清明节祭扫工作发布通知。通知鼓励通过网络祭扫、网上时空信箱、小规模家庭追思等方式,降低实地祭扫人数及祭扫活动聚集感染风险。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无疑是为了传承发扬传统文化的同时,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我们要扎实做好群众文明祭扫活动和森林防火工作以及疫情防控工作,让清明祭扫的“三忌”新风吹进千家万户,统筹弹好清明祭扫的“协奏曲”。
清明祭扫忌明火,时刻警惕森林防火。“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很多重大森林火灾都是因为祭扫时的“一己私心”点燃了整片森林,造成了巨大损失。笔者最近在巡山时也常常听到这样的声音:“点根烟吧,问题不大,一脚就踩灭了”。殊不知脚下就是满地的杂草,一丝高温都有复燃的风险。19个鲜活生命牺牲——这是3月30日四川凉山州西昌市森林火灾的悲痛代价。无数惨痛的教训告诉我们祭扫要和明火划清“界限”,从源头保障森林安全。首先要持续加强护林员招募和培训,充实森林防火队伍。其次要高度重视森林防火宣传工作,要让森林防火的宣传车开起来,宣传广播响起来,倡议书传起来,彻底扑灭群众内心的火苗。最后要严明防火纪律,坚决杜绝违规用火、烧纸、焚香、放炮的行为,防止发生火灾事故。
清明祭扫忌聚众,拧紧疫情防控这根弦。“病毒凶未已,万马战犹酣。”自春节以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各地抗疫捷报频传,战疫英雄们也纷纷凯旋回家,但我们还需要警惕的是世界疫情防控形势仍不容乐观,“外放输入,内防反弹”成了疫情防控的主旋律,我们还需坚守安全底线。3月18日,山东省民政厅印发《关于做好2020年清明节祭扫工作的通知》,明确暂停群体性祭扫、倡导网络祭扫、提供代为祭扫、严格实行预约祭扫等具体措施。一方面要尽量减少现场祭扫,通过错峰祭扫,预约祭扫的方式,减少同一天、同一时段的祭扫人数,同时在现场祭扫时要注意保持距离,做好个人防护。另一方面要借助云平台东风,通过“云祭扫”方式,如“天使信箱”、“个人缅怀堂”等线上祭扫服务,线上点击祭扫服务,线下代为祭扫的方式,足不出户寄托哀思。
清明祭扫忌铺张,带头引领文明新风。“沐春风以化雨,施文明兮甘霖。”随着农村公墓建设的持续推进,文明祭扫的观念也在人们心中生根发芽。清明节是倡导文明新风重要节点,“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党员干部要在祭扫时要带头拒绝铺张浪费,以简朴清廉之风祭奠故人。一是要清正廉洁,不用公车做私事。二是和封建迷信划清界限,不做道场、不雇人吹打念经。三是带头简化程序,不讲排场,摒弃鞭炮和黄纸,用鲜花来寄托自己的哀思。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清明祭扫“三忌”变的是祭扫方式,不变的是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在这个生机盎然的春天里,就让文明祭扫的“三忌”新风吹进千家万户吧!
- 绿色低碳祭扫,让清明更“清”2024-04-06
- 合力共为,筑牢清明出行“安全屏障”2021-04-02
- 鲁网论见:文明、安全是祭奠英灵正确的姿态2021-04-02
- 鲁网论见:“网上祭扫”开启文明祭祀新风尚2021-04-02
- 又到花开清明时,文明祭扫寄哀思2020-04-02
- 防患于未“燃”,让疫情下的清明节回归“清明”2020-04-02
- 【地评线】鲁网评论:坚持底线思维,擦亮“清明”的底色2020-04-02
- 清明要更文明2019-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