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鲁网评论:坚持底线思维,擦亮“清明”的底色
作者:倪洋军
年年清明,今又清明。清明前后,祭祀祭扫,以缅怀先烈、祭奠故人、寄托哀思,是中华民族传承至今的民间习俗。今年的清明节,正值“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疫情防控特殊时期,在祭扫方式上必须进行正确引导、有效管理。为此,民政部办公厅近日就做好2020年清明节祭扫工作发布通知。通知鼓励通过网络祭扫、网上时空信箱、小规模家庭追思等方式,降低实地祭扫人数及祭扫活动聚集感染风险。各级各地要坚持底线思维,在继承传统的同时,擦亮“清明”底色。
安全绿色。逝者为大,但更要安全第一。对于具备提供现场祭扫的地区,要积极倡导以献花、鞠躬等绿色环保的方式祭扫,做到祭祀不污染环境、不影响他人生活。倡导不烧纸钱、撒冥币,不在墓地烧香和燃放爆竹,不在道路两侧和楼道等地焚烧冥纸,消除火灾安全隐患。公墓、骨灰堂等殡葬服务机构要避免人员集聚,采取网上预约、电话预约、短信提醒等手段,做好祭扫人员流量关口前置管控,加强祭扫流量监测预警。要压实乡镇(街道)及村(社区)责任,安排专人负责清明节期间祭扫活动安全管理,避免祭扫群众扎堆聚集,严防因使用明火引发火灾事故。要建立健全常态化联合执法工作机制,及时制止和纠正殡葬陋习。
文明健康。清明的底色,首先应该是清风正气、文明健康。有关职能部门要大力提倡网络祭祀,通过网上献花、撰颂祭文、缅怀恩情等居家追思方式寄托对先烈和先人的哀思;公墓、骨灰堂等殡葬服务机构可以提供免费敬献鲜花等形式的代为祭扫服务,通过视频直播、回放等方式,跨越时间、空间距离,怀念逝者、寄托哀思,减少不必要的人员集聚。党员干部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树立良好公共形象。
节俭科学。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然而,近年来,红白喜事等民间活动,追求奢华、铺张的不正之风有所抬头。毋庸置疑,祭祀的习俗需要尊重,但是盲目攀比的奢靡之风、奢侈之品,必须坚决抵制和杜绝。要强化创新祭扫方式的宣传,引导群众革除陋习,树立节俭、科学的殡葬祭祀观念,珍惜关爱眼前人,倡导长辈亲人在世多尽孝的厚养薄葬时代新风;亲人去世从俭办丧,不在小区(居住区)、街道、广场等公共场所乱搭灵棚、沿街游丧,不乱埋乱葬、超标准建豪华坟墓,不大操大办、铺张浪费,鼓励安葬在公益性公墓或存入骨灰堂,以节俭方式寄托哀思。要全力深化殡葬改革,加强公益性公墓规划建设和散坟整治工作,推动殡葬移风易俗,让节俭科学成为常态。
文明社会、幸福生活是我们共同的梦想。清明时节倡导安全文明节俭祭扫,疫情期更是推进期。让我们行动起来,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文明缅怀先烈、新风祭奠亲人”,“推动移风易俗、弘扬时代风尚”,让幸福美好永驻人间!
- 绿色低碳祭扫,让清明更“清”2024-04-06
- 合力共为,筑牢清明出行“安全屏障”2021-04-02
- 鲁网论见:文明、安全是祭奠英灵正确的姿态2021-04-02
- 鲁网论见:“网上祭扫”开启文明祭祀新风尚2021-04-02
- 【地评线】鲁网网评:清明祭扫要有“三忌”2020-04-02
- 又到花开清明时,文明祭扫寄哀思2020-04-02
- 防患于未“燃”,让疫情下的清明节回归“清明”2020-04-02
- 清明要更文明2019-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