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防“红与黑”的转变 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投稿邮箱:lwpinglun@126.com
作者:任丹丹
冒烟冰淇淋、自热小火锅、透明袋奶、脏脏包、脏脏茶、辣条……如果这些名字里你有一半没听过,那么你很可能暴露了年龄——这些可是当下年轻人尤其是00后、05后的“最爱”。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网红食品。(2020.1.21《中国青年报》)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和口口相传、人人转发的营销手段而获得迅速传播,各种“网红食品”快速走进网民视野,网红食品凭借新颖的外观、照片或者味道吸引一拨又一拨消费者,以色、香、味迎合着人们的味蕾,成为当下年轻人尤其是00后、05后的“最爱”。
追求潮流无可厚非,但这些离年轻人“餐桌”“肠胃”最近的食物,渐渐成为“舌尖保卫战”的最前沿。过去一年,诸如“网红零食长得好看却‘有毒’”“某网红食品被下架”“某零食被禁售”等消息不时传出,演绎着舌尖上的“红与黑”。网红食品的安全隐患偏多,正在成为食品安全的“高发地带”。
严防网络+实体双向监管。对于网络营销实行实名制,严格准入门槛,相关部门形成联动机制,对于生产厂家的生产资质、生产条件、产品质量进行严格审核。政府部门向公众适时公布“黑名单”,对网络销售食品安全违法行为进行重拳出击,严格查处“刷单”“假评论”等行为,以“最严格的监管”方式保护消费者权益和安全。
加强多方正面宣传。家庭、学校、社会要向年轻人宣传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学校可以通过播放反面教材的形式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垃圾食品”的危害,从思想上充分认识“舌尖安全”的重要性,不断提高健康和食品安全方面的素养,避免盲目“追红”、“只听广告宣传就购买”的误区。
加大法律严惩力度。对于无视生产规范与标准规定的不法商家,加大处罚和取缔力度,提高其违法成本。同时要求商家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确保消费者的知情权,标注生产日期、生产配料、保质期等相关信息。
严防“网红食品”背后的“黑”,作为年轻人也应该擦亮眼睛,不要只因它的“红极一时”而忽略了“舌尖上的安全”。
- 网红经济一体两面 隐藏危险不可无视2020-05-11
- 网红食品问题频发,消费者要擦亮眼睛2019-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