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论见 > 正文

莫让“营养餐”被“辜负”

2018-12-21 11:18: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投稿邮箱:lwpinglun@126.com

  作者:姜颖

  近日,一段“贫困县学生把牛奶倒水沟”的视频在网上热传。据悉,事情发生在湖南邵阳隆回县一小学,校方表示,被倒掉的奶是政府免费发的营养餐,天气冷学生喝不完;学校规定牛奶不能带回家中,学生担心时间长了牛奶会变质、过期,所以才将牛奶倒掉(澎湃新闻)。

  近年来,我国对贫困县的扶持力度在不断增大,为使贫困县教育事业普及,国家和爱心人士还为学生们捐赠“营养餐”,为学生们补充所需营养的同时还能减轻贫困家庭的生活负担。但一群小学生,在水沟边集体倒掉牛奶的场景却让我们触目惊心,这种行为“辜负”的不止“营养餐”,还有公益人士以及国家的爱心。

  现实中,“营养餐”被丢弃、被糟蹋的案例不在少数。一方面是因为许多学校的营养餐都是单一的“牛奶+面包”模式,不仅营养不充足,学生们还很容易吃腻。另一方面就是为了方便,有些地方准备的营养餐是一些当地小企业、小工厂加工而成,包括“乳饮料”冒充“纯牛奶”、“傍名牌”的山寨食品等许多杂牌子,味道上与正品差得远,质量上也缺乏保障。从而导致营养餐被“辜负”。

  最近一两年,关于营养餐供餐模式的反思从未停止。为使“营养餐”不被辜负,可以采用以学校模式为主,企业和家庭模式为辅的供餐模式,即在学校成立专门机构负责,或联系有资质的供餐企业或其他单位以及周边家庭或个人进行供餐,从而保障学生的营养均衡,并实现食品的安全保障。同时还可以推动“冷餐向热餐”的转变,尤其在冬天,一些“冷牛奶”“冷面包”不仅让学生们难以下咽,还对同学们的胃有损伤。因此,推动“热餐”刻不容缓。另外对于“营养餐”也应合理处置,对于学生们在校吃不完的营养餐,学校可以充分告知学生和家长有关营养餐的保存、食用注意事项,并允许他们灵活处理。这样,既能做到物尽其用、避免浪费,还能真正体现家校联动,从而最大程度地维护孩子们的利益。

责任编辑: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