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论见 > 正文

“大屏公示”不文明行为:学校教育还需少些“疾风骤雨”

2018-06-08 10:55: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投稿邮箱:lwpinglun@126.com

  作者:褚文静

  6月2日,吉林农安县实验中学教学楼大屏幕上公示高中生迟到、打闹、早恋等“违纪”画面,学生脸上会打马赛克。校方称此举是为纠正学生的不文明行为,还会继续实行。(6月6日北京时间)

  如何杜绝学生迟到、早退、早恋等行为,一直是摆在学校面前的管理难题,特别是“早恋”这一社会大课题,更是被学校和家长视为“洪水猛兽”,所以为了能让学生“听话”,培养出良好的学风,创造出井然的秩序,学校出此“大招”也算是煞费苦心,其初衷是毋庸置疑的。

  但“迟到”、“打闹”包括“早恋”绝非异类,只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一个小插曲而已。这种将“不文明”行为公然示众广而告之的做法,怎么看怎么有一种“当街批斗”的画风,如此简单粗暴的做法,与其说是“纠正”,倒不如说是“羞辱”,实在不妥。出发点的善意,不能掩饰其侵害学生权益的事实,大屏公示,公示出了学生的不文明行为,但更多的也公示出了学校教育管理的“疾风骤雨”。

  教育的过程讲究的是润物细声,只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才能让学生入心入行。纠正学生偏差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现实却是,很多学校往往总是急功近利的想要“走捷径”快速的达到自己预期的管理效果,我们不去完全否定这一做法的有效性,但从长远来看,这样教育只能停留在“管”的层面,而无法达到“育”的目的。学生的不良行为,不是“毒瘤腐肉”,我们无法用“硬性管理”这把手术刀“一切而下”, 防止“旧病复发”的最好方式是找到“病根”,“对症下药”。我们要清楚的看到,很多看上去的“顺从”,只是“谨遵圣旨”下的“畏服”。古人早就说过“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只有多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与沟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更多的“从长计议”代替“简单粗暴”,让学生在心理上心悦诚服,才会自内而外的产生行动上的变化。

  不得不说的是,我们现在的教育也常常忽略一个屡屡提出却屡屡不得重视的问题,那就是对学生人格上的“平等”和“尊重”,可以说这是教育的前提,也是关键所在。很多时候,学校只是简单的把学生当成了“发号施令”的对象,而将学生的权利、个体的人格抛诸脑后。这样简单粗暴的将学生的自尊生生压制在学校“强权”之下的做法,不但是“隔靴搔痒”治标不治本,对学生起不到预期的教育管理作用,更是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个性形成和心态发展,引发学生逆反心理,让个别学生变本加厉,导致适得其反的结果。教育是从尊重学生开始的,而教育成功的秘密更是在于“尊重”。教育者的职责绝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还在于对学生良好心理品格的培养,对学生身心健康的保护。所以一个好的教育者应该更多的去研究学生心理,在教育管理的过程中去满足学生的“尊重”需要。

  有爱的教育才有灵魂,只有每个教育者对学生都用心付出,真心尊重,少些“疾风骤雨”的管理,多些“润物无声”的影响,“学生教育”这个关于“爱”的社会大课题才有可能圆满的解决。

责任编辑: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