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论见 > 正文

【地评线】鲁网网评:深夜通报引发的教育思考

2021-05-20 16:43: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近日,北京市教委深夜通报培训机构违规问题,再次引发了网友对课外辅导机构的热议。受疫情影响,校外培训机构的在线教育模式开始步入“黄金时期”,但其所带来的乱象也频频发生。

  培训机构本该是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但“一路狂飙”的培训机构已逐渐跨越“锦上添花”之职,呈现“越俎代庖”之势。为更好地开展学校教育,国家颁布了遵循教育规律、适应青少年素质提升的新课程标准,但培训机构所追求的超纲教育,完全违背新课程标准,给学校教育带来了极大困扰。当然,超纲教育并非完全不可,它有适合的人群,例如对学科有特殊天赋且拔尖的学生,但对普通学生而言,超纲教育只会加重负担、适得其反。
  那么,为什么校外辅导会愈演愈烈,各种问题也层出不穷?究其原因主要是经营者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减轻自己的责任,导致无照经营现象突出、教学质量参差不齐、虚假宣传铺天盖地,引爆了家长和学生潜在的教育焦虑:大肆宣扬“起跑线”观点,放大校际竞争,加剧“剧场效应”,使得家长的焦虑情绪及攀比心理被无限放大,最终不得不随波逐流陷入这场教育内卷。在这场“拉锯战”中,家长被“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的心理裹挟,向培训机构支付了高额培训费,客观上加重了家庭经济负担。
  但是,高额培训费的付出并不一定能得到等价回报,一方面,当前市场缺少对培训机构师资的规范评价体系,师资队伍良莠不齐,学生并没有接受到高质量的补充教育;另一方面,“赶场”式的补课导致学生身心俱疲,反而影响了课堂学习效率,最终陷入“上课-成绩差-补习-成绩没提高-继续补习”的恶性循环。
  事实上,以逐利和应试为目的的培训机构对教育整体生态带来了极大冲击,使学生和家长们苦不堪言。为克服此类乱象,需要从两方面发力。一是强化监管,开展培训机构摸底调查,了解主体底数和详细情况,并建立详细准确的监管台账,对无照或超越营业执照核准范围从事教育培训活动的予以规范或查处;二是加强家校协同,完善家校合作机制,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观、成才观、教育观,减轻家长对不输在起跑线上的焦虑。(文/王毅)
责任编辑:刘胜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