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论见 > 正文

乡村寄宿学校:除“并校”之痛的新思路

2018-01-23 09:47: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邮箱:lwpinglun@126.com 

   姓名:张莹

  “这个事情好,是从源头上解决问题。”1月21日中午,马云公益基金会在三亚召开了一个“马云乡村寄宿制学校计划”沟通会,听完这个教育脱贫项目的介绍,现场80余位国内知名企业家的公益热情被点燃了,他们有的表达了参与意向,有的还提出了建议。(1月21日 环球网) 

  在过去的30年中,政府为了让几亿人脱贫致富做出了很多努力,作为企业家,更应当勇于担起社会责任,投入这场脱贫战役。在这个教育脱贫项目的沟通会上,马云向现场的企业家发出倡议:“鼓励大家为家乡服务,推动并校计划,参与校舍建设、校车捐助,马云公益基金会负责做标准、监督、落实,每年向公众汇报。” 

  农村孩子上学难的问题众所周知,而因为上学难、上学远引发的悲剧也屡屡震撼着大众的心。十几年前,我国出台了“撤点并校”的政策,本意是集中农村教育资源、提升教育质量,解决校点分散引起的教师队伍冗杂、开支庞大的问题。但是由于个别地区执行政策的偏差,盲目“甩包袱”,导致了我国农村学校数量锐减。甚至还有个别地方以教育资源引导农民向城镇集中,将“撤点并校”作为推动城镇化的方式。这些行为都大大违背了该政策实行的初衷。 

  “撤点并校”的政策实行以来,并没有完全实现曾经预想的效果。教学质量上去了,学校硬件设施上去了,老师数量也上去了,却使很多偏远地区的孩子上学又面临着新的问题——路途遥远。前段时间的“冰花男孩”事件一度刷屏,让人们在心疼之余,又多了一些对“撤点并校”政策的质疑。很多孩子要去几公里之外的学校上学,而所经又多是山区道路,遇到雨雪天气更是难走;条件好一些的地方为学生配备了校车,但是因为农村上学路远、乡村公共交通不发达等原因,屡屡发生事故,安全隐患还是时时威胁着孩子们的安全。 

  城市化、城镇化建设的进一步加强,必然会带来教育资源的集中化,而教育资源集中化给山区孩子上学带来的困难也并不是持久的。政府需要立足现实,优化农村教育资源,实施教育脱贫。建立寄宿制学校就是除去“并校”之痛的新思路,既保证了教育资源的集中,又保证了学生上学的安全,一举两得。 

    然而,要保证为全部山区学生建立寄宿制学校,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生活设施配备、教师引入等各项费用也为政府带来了巨大压力。这就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参与,要号召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企业家、公益基金会等积极投身乡村寄宿学校建设,共同努力,推动教育脱贫,确保山区寄宿学校更快、更好地建成,为山区群众带来福音。

 

责任编辑:范金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