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教育公平才是“学区房”之困的解药
投稿邮箱:lwpinglun@126.com
作者:高永维
小学入学“划片招生”,小学升初中“对口招生”,当公平合理的招生制度遭遇义务教育阶段校际间不均衡的坚硬现实,往往一触即碎。“幼升小”这个原本教育的开端因牵涉了其后初中、乃至高中教育,使得“幼升小”变得迷乱而复杂,令不少家长们不得不一头扎进“买一个学区房,许孩子一个美好未来”的漩涡中。(9月8日《兰州晨报》)
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在于打破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的现实,可未曾料到的却是掀起了一拨又一拨的“学区房热”,之前是“小升初”、“初升高”时“学区房”受热捧,现在“幼升小”终于也是无力抵抗彻底“沦陷”。
“学区房”高烧不止,烧成了一种“病态”,烧的家长倍感煎熬,说到底还是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现状没有明显改善。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差距不但没有缩小,甚至还呈现出日益拉大的趋势,这样的背景之下谈教育公平,推进所谓的划片入学、就近入学,实难有公平可言。
父母都望子女成龙凤,因为教育资源分布不均,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为了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家长们只能学习“孟母三迁”,追逐名校而居。可是这样的追逐,注定代价巨大,有的家长是勒紧裤腰带,有的家庭则需要倾其所有。
“学区房”是教育不均衡发展现实开出的“恶之花”,眼下这朵花不仅没有凋朽的征兆,反而还愈开愈旺盛。一方面是诸多家庭不堪重负却又负重前行,另一方面由于所有家庭都逐名校而居,也使得名校的班额越来越大、学生越来越多,另外一些学校则加剧了边缘化,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不是减轻了而是越发严重,“学区房”也就紧跟着升温,这似乎已经陷入了一个永远无法走出的恶性循环。
为高烧的“学区房”降温,解放为“学区房”所累的家长,让所有学生都能均等享受教育资源,目前有且只有一条路径,那就是真正推动实现教育公平,让教育回归其原教旨,不再是只为高考服务。
就现在而言,不管是国家层面,还是教育部门,仍然需要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只有将择校、升学设计得最为合理,让所有孩子都能享受到最优的教育,“学区房”的高烧才能退下来,教育中的毒也才有可能解。
- 鲁网网评:人不慌,学区房才能“冷静”2021-04-28
- 切莫把“学区房”当成孩子人生的“起跑线”2016-04-14
- 旗号没了,“学区房”是否还在那里2016-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