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论见 > 正文

“被动受贿”岂是“开脱理由”

2015-04-07 09:30: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投稿邮箱:lwpinglun@126.com

    作者:彭亦桓

  曾任南京六合区交通局副局长的,玩网络游戏差钱时,工程老板赞助了他4万多元。昨日,徐亚俊因被指控受贿82万多元,在南京六合法院受审,庭审中他多次表示,社会风气就是这样,自己受贿也是被动的。 (4月1日 人民网)  

  曾任南京六合区交通局副局长的徐亚俊说,“社会风气就是这样,自己受贿也是被动的”。虽然听起来荒唐,但是不得不让我们深思,在如今的贪腐问题中除了官员本身思想堕落以外,老百姓“花钱好办事”的风气恐怕也助长了“中饱私囊”的气焰。   

  不可否认,现今存在一种不给领导“送礼”,群众办事心里就没底的现象。毫无疑问,这种思想对于贪污行为难免会有推波助澜的作用,在这种风气的推动下,行贿自然,受贿便会成为习惯。   

  然而,针对这种现象,有的官员却用一句“自己受贿也是被动的”来推脱,这听起来不免荒唐。为官者以权谋私,中饱私囊就是受贿,岂有主动被动之分,无论什么样的借口,犯罪事实都不容抹煞,岂容成为自己犯罪开脱的理由。   

  那么,如何才能有效杜绝“被动受贿”这种现象?笔者以为,为官者应具备“莲出淤泥而不染”的气质,应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对官员的防腐教育,让领导干部在思想上树立清廉意识。试想,面对“被动的受贿”,如果能主动地拒绝,又怎会落得身陷囹圄的下场?纵然社会风气污浊,为官者能够洁身自好,恐怕事后也用不着用“受贿也是被动”的来为自己开脱。除此之外,还需加强监督,给领导干部带上“紧箍咒”,严防权力滥用私用,从而杜绝“破窗效应”的发生。这样一来,整个社会才会塑造一个清廉的政治环境。   

    在今后反腐工作中,应该引起重视与深思社会风气的问题,当官员手中的权力在规则内行使,在阳光下运行之时,社会风气自然就会得到净化,才不会出现“被动的受贿”这样的笑谈。
责任编辑:罗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