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诚评|三伏渐远秋意浓,处暑将至绘新程

2025-08-22 17:10:18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编者按:心存希冀繁星。追光而遇,沐光而行。聊城市委网信办与鲁网合力打造网络评论品牌栏目《聊诚评》,1月4日起推出《聊诚评·星光计划》栏目。通过温暖人心的笔触,倾听大众的声音,传播你我的声音;以小切口、微镜头,汇聚点点星光,唱响时代旋律,弘扬主流价值观、传播正能量。

  当三伏的炽热逐渐隐退,秋意如袅袅炊烟,在齐鲁大地缓缓晕染开来,处暑的脚步也悄然临近。这一季节的更迭,恰似山东发展历程的生动写照,在岁月的长河中,既有收获的殷实,更有奋进的力量。

  秋意启幕,奏响丰收序曲。处暑时节,齐鲁大地仿若被大自然打翻了调色盘,处处洋溢着丰收的色彩。“处暑满地黄,家家修廪仓”,田间的高粱红透了脸,玉米饱满的颗粒撑破了外皮,沉甸甸的谷穗谦逊地弯下了腰。在潍坊,“百区示范、百园提升、千企引领、千村共富”工程成效斐然,鹁鸽山周边2万亩小米迎来收获季,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链蓬勃发展。山东作为农业大省,粮食总产已连续10年稳定在千亿斤以上,夏粮总产今年达543.3亿斤,单产水平领跑全国夏粮主产省。果园里,淄博博山的猕猴桃毛茸茸、圆滚滚,挂满枝头;泰安新泰的山楂林漫山遍野,红透了半边天。农产品的丰收,不仅充实了百姓的“米袋子”、“菜篮子”,更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传统赓续,传承文化薪火。在山东,处暑的民俗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胶东沿海,千帆竞发的开渔节热闹非凡,渔民们怀着对大海的敬畏与感恩,扬帆起航,撒下金秋“第一网”,祈愿渔业丰收。内陆地区,“七月半”的祭祀活动庄重肃穆,人们以新稻米祭供祖先,报告秋成,传承着慎终追远的传统美德。“处暑送鸭,无病各家”,鸭子味甘性凉,既能缓解秋燥,又寄托着人们对健康平安的美好期许。这些民俗活动,如同一根根丝线,串联起山东人民的情感记忆,在时代的浪潮中,延续着齐鲁文化的血脉。

  乘势而上,奔赴发展新程。处暑,既是季节的转换节点,更是山东发展的奋进新起点。在产业创新领域,山东把握时代脉搏,浪潮服务器在数字经济的“云田”深耕,潍柴动力在高端装备制造的“高地”突破,万华化学在新材料的“蓝海”领航,以创新为笔,书写产业升级新篇章。在营商环境优化方面,持续的松土施肥,让创新创业的幼苗茁壮成长;加大基础研究与人才引育,为发展引来源头活水;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守护可持续发展的“绿水青山”。山东正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向着未来的丰收稳步迈进。

  从田野到工厂,从沿海到内陆,三伏渐远,秋意渐浓,处暑将至,山东在收获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这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土地,正以丰收为底色,以文化为笔触,以发展为蓝图,绘就一幅绚丽多彩的新时代画卷,向着更加美好的明天阔步前行。(文/刘铮)

责任编辑:吴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