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诚评|科技、政策与民心共绘的“丰收长卷”
编者按:心存希冀繁星。追光而遇,沐光而行。聊城市委网信办与鲁网合力打造网络评论品牌栏目《聊诚评》,1月4日起推出《聊诚评·星光计划》栏目。通过温暖人心的笔触,倾听大众的声音,传播你我的声音;以小切口、微镜头,汇聚点点星光,唱响时代旋律,弘扬主流价值观、传播正能量。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粮食安全,始终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国之大者”。作为山东农业版图中的重要一员,聊城市紧握“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密钥,在黄河故道的沃土上深耕细作,让“水城粮仓”愈发充盈,绘就出“粮满仓・好丰光”的动人图景。
科技赋能:催生沙地“丰收果”
科技,无疑是这幅丰收画卷中最为浓墨重彩的笔触。地处黄河故道核心区的聊城,曾受250万亩沙化土地困扰,沙质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差,传统种植模式下粮食产量低。而如今,科技正让这片土地焕发新生。莘县王奉镇是沙地改良的典型。种粮大户刘考举在农技专家指导下,引入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从精准灌溉到科学选种全方位改进,其流转的300多亩小麦亩产达600公斤左右。王奉镇6.9万亩沙土地通过选用优良品种、实施科学田间水肥管理,变身高产田。茌平区鑫禾谷农机专业合作社应用青岛农业大学研发的“夏玉米精准滴灌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在沙土地上创造玉米亩产841.8公斤的纪录,实现节水25%、节肥15%、增产15%以上。如今,聊城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0.638,科技已融入耕、种、管、收各环节,成为粮食增产的关键。
政策护航:筑牢丰收“压舱石”
政策为聊城粮食生产提供坚实保障。聊城市积极落实国家和山东省粮食安全相关政策,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重要抓手,综合配套田、土、水、林、路、电、机、管等要素,突出耕地质量提升与高效节水灌溉。在政策推动下,聊城大力推进引黄灌区现代化改造工程,位山灌区的改造就是成果之一,不仅提高了灌溉效率,还改善了农田水利条件。同时,当地严格落实《粮食安全保障条例》,将“科技兴粮”纳入重要工作,为农业科技推广、良种培育等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让各项惠农政策落地生根,为粮食丰收筑牢根基。
民心聚力,共谱丰收“协奏曲”
民心是粮食生产的强大动力,聊城通过凝聚群众力量,让农民成为丰收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全市构建起完善的农技推广体系,农技员深入田间地头,将先进技术送到农民手中。莘县王奉镇通过组建专班、强化宣传、驻村督导等工作措施,共清理集体土地8000余亩,规范签订合同2000多份,清理债权2000多笔,化解村级债务160多万元,村庄平均增加集体收入8万多元。当地还结合沙地特点,引进适合种植的山药、地瓜、黄金梨等农产品,推进设施农业建设,用好“金融赋能”政策,聚焦化庄村丰登农业示范园,重点实施“大棚改造提升”工程,加快产业提档升级。
“粮满仓・好丰光”,是聊城科技、政策与民心同频共振的结果。未来,聊城市将继续依靠科技、落实政策、凝聚民心,在农业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稳步前行,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水城力量”。(文/刘丽霞)
- 聊诚评|夏收夏种正当时,共护齐鲁“大粮仓”2025-06-25
- 聊诚评|以“粮食”为中心,写好“安全”文章2024-10-18
- 聊诚评|守护粮食安全 共创美好未来2024-10-17
- 聊诚评|思国之“粮”策,端牢中国饭碗2023-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