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诚评|夏收夏种正当时,共护齐鲁“大粮仓”
编者按:心存希冀繁星。追光而遇,沐光而行。聊城市委网信办与鲁网合力打造网络评论品牌栏目《聊诚评》,1月4日起推出《聊诚评·星光计划》栏目。通过温暖人心的笔触,倾听大众的声音,传播你我的声音;以小切口、微镜头,汇聚点点星光,唱响时代旋律,弘扬主流价值观、传播正能量。
“春争日,夏争时”,齐鲁大地的夏日,夏收夏种的激昂乐章奏响。这不仅是与时间的赛跑,更是关乎山东粮食安全、农业发展的关键战役。
夏收是希望的收获,更是时间的较量。山东6000多万亩小麦田化作金色海洋,德州、菏泽、胶东半岛的农民迎来忙碌时刻。小麦“九成熟”的收获窗口期仅3至5天,错过不仅减产,还可能因“烂场雨”导致倒伏、霉变。山东各地争分夺秒,麦收进度较常年提前2至3天,上演“龙口夺粮”。
科技为夏收夏种装上“加速引擎”。联合收割机成为主力军,每秒9-10公斤大喂入量机型单机日均收80亩,效率比5年前提升30%。聊城当地农业部门联合山东种业调配收割机、运粮车,组建麦收作战队。在茌平区,智能化收割机通过北斗导航系统,实现无人驾驶精准收割,既提高效率,又减少损耗;东阿县的无人机群编队作业,在广袤麦田上空穿梭,完成植保任务,降低农药使用量。农业无人机也在多地发挥作用,实现精准喷药,推进农业绿色化。
夏收之后,夏种紧锣密鼓。全省玉米已播超5000万亩,及时播种是秋粮丰收的关键。东营340万亩盐碱地,通过繁育“山农47”小麦,将“北大荒”变为希望之地;曲阜吴村大田基地玉米应用“植物疫苗”威普绿,亩产量显著提升。在聊城高唐县,当地推广“粮改饲”种植模式,引导农民种植青贮玉米,既保障了畜牧养殖的饲料供应,又增加了农民收入;临清市建设高标准农田,配套完善灌溉排水设施,为夏种作物生长提供良好条件。政府部门的协同保障为夏收夏种保驾护航。山东省农业农村厅联动多部门,开辟“绿色通道”、提供“气象专报”、开展“送油下乡”。聊城积极响应,东昌府区成立“党员助农服务队”,帮助缺劳力家庭抢收抢种;阳谷县组织农机维修服务队,深入乡镇村庄,保障农机正常运转。智科农服“1+3+N”模式在聊城落地,为农民提供全流程服务。同时,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开展技术培训与指导。
夏收夏种是农业生产的关键,是山东筑牢粮食安全根基的重要举措。唯有把握农时、依靠科技、强化保障,才能让齐鲁大地粮满仓,为经济社会发展夯实物质基础,在希望的田野上书写农业新篇章。(文/刘铮)
- 聊诚评|以“粮食”为中心,写好“安全”文章2024-10-18
- 聊诚评|守护粮食安全 共创美好未来2024-10-17
- 聊诚评|思国之“粮”策,端牢中国饭碗2023-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