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诚评|县域经济“百花齐放”:山东高质量发展的密码
编者按:心存希冀繁星。追光而遇,沐光而行。聊城市委网信办与鲁网合力打造网络评论品牌栏目《聊诚评》,1月4日起推出《聊诚评·星光计划》栏目。通过温暖人心的笔触,倾听大众的声音,传播你我的声音;以小切口、微镜头,汇聚点点星光,唱响时代旋律,弘扬主流价值观、传播正能量。
近日发布的2025全国百强县榜单再次印证了山东县域经济的蓬勃活力。山东不仅以多个县市跻身百强行列引人注目,更以“不同模式的百强梯队”展现出区域经济发展的深度与厚度。这种“头部引领、梯队跟进”的县域经济格局,正是山东经济行稳致远的重要支撑,也为全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鲜活样本。
山东县域经济的竞争力首先体现在其“多元共生”的生态格局上。山东培育出了龙口、胶州、荣成等一批各具特色的经济强县,形成了“头部引领、腰部支撑、尾部追赶”的梯队发展态势。龙口市依托临港优势打造高端化工产业集群;胶州市借力上合示范区建设发展国际物流与贸易;寿光市则以现代农业闻名全国。这种差异化发展路径避免了同质化竞争,使各县市能够在各自赛道上精耕细作,形成了互补共生的县域经济生态圈。
深入观察山东县域经济的发展脉络,产业升级与创新驱动是贯穿始终的主线。以邹城市为例,这个曾经的资源型城市通过发展智能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成功实现转型;即墨区则抓住数字经济机遇,推动传统纺织服装产业向智能化、个性化方向升级。山东县域经济不是简单的规模扩张,而是通过科技创新赋能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实现质的有效提升。
山东县域经济呈现出明显的“城乡融合”特征。百强县中的平度、滕州等地,通过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等产业,实现了城市资本、技术下乡与农村资源、产品进城的双向流动。这种城乡要素的优化配置,既增强了县域经济的韧性与活力,又推动了共同富裕。在齐河县,一个乡村旅游项目就能带动周边十几个村庄增收;在莱阳市,食品加工产业链串联起了千家万户的种植养殖业。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节点,其经济繁荣直接惠及广大农村居民。
山东县域经济的梯队式发展还得益于有效的区域协同机制。通过“强县带动”“飞地经济”等模式,发达县市与周边地区形成了产业联动、资源共享的发展共同体。青潍一体化进程中,高密、诸城等县市主动承接青岛产业转移,实现了互利共赢。同时,山东省实施的“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为各县市提供了精准的政策支持与要素保障,避免了低水平重复建设。这种既鼓励竞争又促进合作的制度设计,使得全省县域经济能够保持良性互动、协同共进。
山东县域经济的百花齐放,实质上是其经济结构优化、发展方式转变的微观体现。在国内外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的背景下,扎实的县域经济为山东应对风险挑战提供了广阔战略纵深。展望未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和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县域经济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地位将更加凸显。山东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表明,只有坚持特色发展、创新驱动、城乡融合、区域协同,才能夯实经济行稳致远的根基,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这片热土上的县域经济实践,正在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生动的地方注脚。(文/沈可)
- 聊诚评|山东“半年报”:从麦浪到钢铁的“高质量跃动”2025-07-24
- 聊诚评|烟火气里长出新“夜”态:山东高质量发展的夏日答卷2025-07-23
- 聊诚评|从“铺天盖地”到“顶天立地”:山东民企的“高质突围”2025-07-21
- 聊诚评|让民营经济在“春天里”砥砺前行2025-07-07
- 聊诚评|解码山东经济“期中答卷”:数据里的澎湃活力与强省底气2025-06-27
- 聊诚评|小浪花汇聚大江海,山东经济韧性强信心足2025-06-23
- 聊诚评|市井烟火映初心 经济春潮涨信心2025-06-10
- 聊诚评|从一季度经济成绩单,看山东经济的底气2025-04-25
- 聊诚评|“大象转身”:看传统工业大省山东的转型密码2025-04-22
- 聊诚评|山东民营经济:以创新为帆,驶向高质量发展新蓝海2025-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