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诚评|小浪花汇聚大江海,山东经济韧性强信心足

2025-06-23 15:34:52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编者按:心存希冀繁星。追光而遇,沐光而行。聊城市委网信办与鲁网合力打造网络评论品牌栏目《聊诚评》,1月4日起推出《聊诚评·星光计划》栏目。通过温暖人心的笔触,倾听大众的声音,传播你我的声音;以小切口、微镜头,汇聚点点星光,唱响时代旋律,弘扬主流价值观、传播正能量。

  泰山晨光里,机器轰鸣唤醒产业脉动;黄海浪潮中,货轮穿梭传递市场暖意。经济向好的信心,不在宏大的叙事里,而在万千市场主体的忙碌身影中,在寻常百姓生活的点滴改善里。山东经济正以其特有的韧性与活力,于细微处见真章,在实干中强信心。

  活力见“实”:市场春潮涌动处

  走进山东的工业园区、街头巷尾,经济的暖意触手可及。订单排满的车间里,工人加班加点赶进度;科技创新型企业孵化器内,年轻创客的键盘敲击声此起彼伏;港口码头,集装箱吞吐量稳步攀升,印证着“山东制造”通达全球的强劲脉动。政策红利精准“滴灌”,“免申即享”“高效直达”的惠企举措让企业主轻点屏幕就能减负前行。从鲁西平原到胶东半岛,从“专精特新”小巨人到焕发新生的传统产业,市场主体如雨后春笋般生长、壮大,这份忙碌的景象,是经济底盘稳固最生动的注脚。上半年工业用电量、新增市场主体数量等硬指标稳中有升,无声诉说着山东经济的蓬勃内生力。

  就业见“新”:双轮驱动稳根基

  经济的活力,归根结底是人的活力。山东紧紧抓住“就业”这一最大的民生,也是信心的源泉。一方面,聚焦产业所需,“订单式”技能培训让蓝领工人加速向“数字工匠”转型,鲁南制药的智能化生产线、潍柴动力的高端装备车间里,技术能手成为香饽饽。另一方面,大力营造“双创”沃土,高校科研院所成果转化通道更畅通,各类创业大赛、孵化平台吸引着青年才俊,济南超算中心、青岛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等大平台成为创新策源地,催生一批高成长性企业。从田间地头掌握智慧农业技术的新农人,到写字楼里驾驭数字经济的白领精英,再到街头巷尾凭手艺灵活就业的个体户,多元、高质量的就业机会,稳稳托举起千家万户的“钱袋子”和“幸福感”,也夯实了消费回暖、预期向好的社会基础。

 消费见“暖”:烟火升腾聚信心

  信心,也在升腾的烟火气中悄然萌发。傍晚的淄博烧烤街依旧人声鼎沸,天南海北的游客为一口“淄”味慕名而来;济南的泉水宴、青岛的海鲜市集,升腾着热气与香气;“山东手造”精品店前,非遗产品成为游客伴手礼的新宠;一场场融合国潮、科技的音乐节、文化展,点燃了城市的夜经济。山东深挖内需潜力,发放消费券、打造特色消费场景、优化文旅服务,让“好客山东”的金字招牌焕发新彩。线上消费同样红火,山东本土电商平台、特色农产品直播间里,“山东好品”卖得俏。这份从线下蔓延到线上的消费热情,是民众对未来预期改善的最直接表达,也为经济循环注入了汩汩暖流。

  山东经济的信心,不是空中楼阁,它深植于千万市场主体稳健经营的根基里,蕴含在劳动者技能提升、收入增长的踏实感中,洋溢在街头巷尾复苏的烟火气里。这是一份由无数“小浪花”汇聚而成的磅礴“大江海”。面对风浪挑战,山东以“走在前、开新局”的担当,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创新动能,保障改善民生,用务实行动传递着发展的温度与确定性。这份在实干中淬炼、在细节处彰显的信心,正是山东经济乘风破浪、行稳致远最坚实的底气,也必将为全国经济大盘的稳定贡献强劲的“山东力量”。(文/王乐宁)

责任编辑:吴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