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诚评|山东大集:烟火气里的消费新图景

2025-07-16 15:35:53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编者按:心存希冀繁星。追光而遇,沐光而行。聊城市委网信办与鲁网合力打造网络评论品牌栏目《聊诚评》,1月4日起推出《聊诚评·星光计划》栏目。通过温暖人心的笔触,倾听大众的声音,传播你我的声音;以小切口、微镜头,汇聚点点星光,唱响时代旋律,弘扬主流价值观、传播正能量。

  当黄河、运河、海洋的地域特色在集市上碰撞交融——山东夏季“三大集”正以独特的烟火气,解锁着消费提振的新密码。这场传统与现代交织的消费实践,不仅让大集从“土味符号”变身“流量担当”,更勾勒出一幅接地气、有活力的民生消费图景。

  特色为钥:让地域基因激活消费场景

  大集的生命力,在于对地域特色的深度挖掘。烟台“海洋大集”以三文鱼、葡萄酒串联起海滨风情,1400余种特色产品构筑起“逐海狂想”的消费场景;聊城“运河大集”将200余种“东昌好品”送进城,29场活动撬动300万元农产品销售额;邹平“黄河大集”让长山山药、青阳小米通过直播走向更广阔市场。这些带着“泥土香”“海水味”的特色商品,既满足了消费者对地道风物的向往,更让大集成为地域文化的“展示窗”。当年轻人在张裕展区为一瓶白葡萄酒驻足,当市民为胶东花饽饽的精巧造型惊叹,特色化已成为大集吸引客流的核心竞争力。

 创新为翼:让政策与文化融入烟火日常

  大集的新活力,藏在传统形式与现代元素的碰撞里。莒县将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政策“搬进”大集,用吆喝声、小礼品把惠民举措送进社区,30余场活动带动销售额超2300万元,让政策红利在烟火气中精准落地;龙口“海洋大集”里,黄县面塑传承人现场展演,“龙凤呈祥”“九桃一手”等非遗作品从祭祀符号变为消费热品,32万元销售额印证了“文化+消费”的强大势能。这种“政策接地气、文化有市场”的创新,让大集跳出单纯的交易属性,成为政策传递的“直通车”、文化传承的“活载体”。

 烟火为基:让民生温度点燃消费热情

  大集的本质,始终是“人的集市”。肥城市桃园镇把“黄河大集”与“村晚”结合,让村民在看戏赏曲时顺带买走农产品;烟台计划打造“季季有主题、周周有场景”的格局,让大集成为常态化的休闲选择。这些细节印证消费的提振,从来不是冰冷的数字增长,而是对民生需求的精准回应。当大集既能满足老人“逛吃买”的习惯,又能成为年轻人拍照打卡的时尚地标,这种跨越年龄层的吸引力,正是烟火气最动人的力量。

  当大集里的吆喝声与时代的消费节拍合上韵律,这场带着泥土芬芳与文化温度的实践,或许正是破解消费难题的“山东答案”。而这答案的核心,正如那句“人间烟火是最大的流量”——扎根生活、贴近民心,消费的活水自会奔涌向前,这不仅是山东的探索,更为各地提供一份可借鉴的“烟火答案”。(文/王鹏)

责任编辑:崔永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