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诚评|山东手造:传统技艺绽放时代光芒
编者按:心存希冀繁星。追光而遇,沐光而行。聊城市委网信办与鲁网合力打造网络评论品牌栏目《聊诚评》,1月4日起推出《聊诚评·星光计划》栏目。通过温暖人心的笔触,倾听大众的声音,传播你我的声音;以小切口、微镜头,汇聚点点星光,唱响时代旋律,弘扬主流价值观、传播正能量。
齐鲁大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山东作为文化大省,凭借深厚底蕴孕育出无数巧夺天工的传统手工艺,它们承载着齐鲁大地的历史记忆,凝聚着山东人民的智慧结晶。近年来,“山东手造”推进工程让这些古老技艺重焕生机,在新时代绽放出耀眼光芒。
山东手造品类丰富,涵盖工艺雕塑、珠宝首饰、琉璃内画等11大类110余个品种。在2024山东工艺美术博览会暨“山东手造”精品展上,逾万件展品中80%以上为新品精品。聊城市东昌府区的葫芦雕刻,选料精良,雕刻线条流畅,图案多元,既有传统元素,又融入现代设计。2025年,东昌葫芦雕刻登上CCTV1央视非遗春晚,向全国人民展现了其独特魅力,让这门古老技艺成功“破圈”,被更多人熟知。德州宁津的蟋蟀罐制作技艺历史超1300年,是省级非遗,其中“刘记丫头”蟋蟀罐采用黄河纯胶泥,经选土制浆、滤泥、澄泥等十余道工序制作而成,叩之有金石之声,抚如童肌细润柔滑,在江北高端市场占比超五成,带动周边500多人就业。此外,潍坊风筝、淄博陶瓷、滨州布老虎等,也各具地域特色,彰显出山东手造的独特魅力。
在产业发展方面,山东手造成绩斐然。截至目前,全省拥有传统工艺类国家级项目53项、省级项目538项,县级以上非遗工坊1954个,各类传统工艺企业和经营业户达120多万家,初步形成产业集群。曹县汉服产业发展迅猛,拥有上下游企业2524家、网店14718个,从业者超10万人,原创款式6000余种,实现5公里以内产业集群化。淄博陶瓷产业也在智能化浪潮中转型,依托陶瓷产业,衍生出刻瓷、拓彩、瓷画等多个产业,陶瓷琉璃文化创意产业集群营业收入突破150亿元。
山东手造产业规模的壮大,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山东省委宣传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山东手造”推进工程实施方案》,建立手造统计监测指标体系,连续两年评选“山东手造·优选100”特色产品,择优纳入“好品山东”品牌体系。通过推动“山东手造”进高速服务区、景区、商超等场所,建设展示体验交易中心,开展电商营销赋能行动等举措,提升了“山东手造”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在创新发展上,山东手造积极融合数字技术,为传统技艺注入新活力。数字化成果展示体验区带来琉璃与AI智能浮雕、3D打印结合的新工艺,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的《孔子圣迹图》AR交互体验装置,让古老手造碰撞现代科技。设计师们也不断创新,将传统元素与现代审美结合,开发出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的手造产品,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和喜爱。
山东手造不仅在国内市场大放异彩,还走向国际舞台,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淄博华光陶瓷的骨质瓷产品,各项指标超越外国同类产品,解决瓷器釉面铅镉溶出技术难题,获国家发明专利,产品畅销海内外;青岛平度新河草编出口50多个国家和地区,带动周边2万余人就业,年外贸出口额超3亿元;曹县汉服在英、法、新西兰等10余个国家成立青少年汉服社,展示中华服饰与文化之美。
山东手造是山东文化的瑰宝,是传统与现代、传承与创新的完美融合。未来,山东手造将继续秉持匠心,加大创新与推广力度,拓展国内外市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让齐鲁大地的传统技艺在世界舞台上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文/王芳)
- 聊诚评|“聊城手造”:两河之畔的匠心传承与创新蝶变2025-04-22
- 聊诚评|以匠心致初心:山东手造点亮文化新未来2025-04-22
- 聊诚评|老手艺的新基因:山东手造重塑衣食住行四重奏2025-04-18
- 聊诚评|淬火成器:山东手造的精神密码与时代价值2025-04-18
- 聊诚评|以手造之光,点亮文化“两创”新局2025-04-18
- 聊诚评|谷雨,滋养山东手造奋力生长2025-04-18
- 聊诚评|“山东手造”:为“好品山东” 创新发展注入新活力2024-12-09
- 何以中国|聊诚评·山东手造:匠心独运,传承与创新并进2024-12-06
- 何以中国丨聊诚评·“山东手造”映古今 匠心融汇展新颜2024-12-05
- 何以中国|聊诚评·触摸“山东手造”,感受温情与文化之美2024-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