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诚评|以消费提质升级,绘就美好生活新图景

2025-04-21 16:56:5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编者按:心存希冀繁星。追光而遇,沐光而行。聊城市委网信办与鲁网合力打造网络评论品牌栏目《聊诚评》,1月4日起推出《聊诚评·星光计划》栏目。通过温暖人心的笔触,倾听大众的声音,传播你我的声音;以小切口、微镜头,汇聚点点星光,唱响时代旋律,弘扬主流价值观、传播正能量。

  消费是民生改善的“温度计”,更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在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的当下,山东正以系统思维激活内需潜力,通过政策赋能让居民“能消费”、机制保障让居民“敢消费”、创新供给让居民“愿消费”,在推动消费提质升级中勾勒出美好生活的崭新图景。

  让居民“能消费”,核心在于以政策杠杆拓宽消费空间。收入是消费的基础,而精准的制度设计能让消费潜力从“沉睡”走向“觉醒”。2025年,山东推出的《家电以旧换新实施方案》便是典型例证:将补贴范围扩大至净水器、洗碗机等12类绿色智能家电,按售价15%给予基础补贴,一级能效产品额外再加5%,单件补贴最高达2000元,且允许2024年已享受补贴的居民次年继续申领。这种“真金白银”的政策红包,既降低了家庭设备更新成本——以一台售价4000元的一级能效冰箱为例,消费者可直接获得800元补贴,相当于打了八折;更通过“淘汰旧家电—置换新产品—释放现金流”的循环,让居民手中的“闲置资源”转化为消费动力。数据显示,政策实施首月,全省新家电销售额同比增长28%,印证了政策精准滴灌对消费能力的直接提升。

  让居民“敢消费”,关键在于以全链保障消解后顾之忧。消费信心的提振,离不开“病有所医、住有所居、老有颐养”的安全感。山东在住房领域采取创新举措:一方面建立房地产融资“白名单”机制,将合规开发项目纳入重点支持范围,通过调整公积金存储规模激励银行加快放贷,2025年一季度已为1200余个项目解决融资需求;另一方面推行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政策,引导金融机构收购存量商品房作为保障房,既缓解了房地产库存压力,又为新市民、青年人提供了保障性住房选择。在民生服务领域,济南、青岛等4市将过境免签停留时间延长至240小时,配套实施“引客入鲁”奖励办法,对组织入境旅游的企业按接待人次给予补贴,推动旅游消费从“一次性体验”转向“常态化消费”。这些举措如同“稳定器”,让居民在教育、医疗、住房等领域的后顾之忧减少,进而更愿意将储蓄转化为提升生活品质的消费支出。

  让居民“愿消费”,根本在于以创新供给点亮品质追求。当消费从“生存型”转向“发展型”,供给端的迭代升级成为激活需求的关键。山东的实践展现出多元路径:在商品消费领域,直播电商与“好品山东”深度融合,省级财政支持建设10个电商产业园区,培育出一批以威海海鲜、德州扒鸡为代表的网红单品,2025年首场“齐鲁好物节”直播带货额突破12亿元;在服务消费领域,“旅游+”业态蓬勃兴起,青岛的“海上夜游”、泰安的“登山露营”等沉浸式体验项目,将自然景观转化为可消费的“生活方式”,带动全省文旅消费一季度同比增长17%;在新兴消费领域,济南、青岛试点“智能家电场景化体验店”,消费者可现场感受全屋智能联动的便捷生活,推动智能家居销售额月均增长30%。这些创新不是简单的产品堆砌,而是围绕“人”的需求重构消费场景,让每一次消费都成为对美好生活的具体实践。

  从家电补贴带来的“硬件升级”,到住房政策构建的“安居保障”,再到文旅融合创造的“精神体验”,山东的消费提振实践揭示出一个核心逻辑:消费提质的本质是民生提质。当15%的家电补贴让绿色生活触手可及,当240小时免签政策让世界看见齐鲁风采,当“白名单”机制为安居梦想保驾护航,消费不再是简单的经济行为,而是连接个体幸福与社会发展的桥梁。这种将政策力度转化为民生温度的实践,不仅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内生动力,更生动诠释了“发展为了人民”的深刻内涵——让每一次消费都承载着对更美好生活的向往,让经济增长的成果以可触可感的方式惠及千万家庭。这或许就是提振国内消费的终极意义:在激活内需的征程中,绘就一幅“人民生活更加美好”的时代画卷。(文/孙绍斌)

责任编辑:吴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