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诚评|盛世芳华绘新卷 齐鲁丹韵谱华章

2025-03-25 09:43:55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编者按:心存希冀繁星。追光而遇,沐光而行。聊城市委网信办与鲁网合力打造网络评论品牌栏目《聊诚评》,1月4日起推出《聊诚评·星光计划》栏目。通过温暖人心的笔触,倾听大众的声音,传播你我的声音;以小切口、微镜头,汇聚点点星光,唱响时代旋律,弘扬主流价值观、传播正能量。

  在黄河奔流的雄浑乐章里,在五岳独尊的巍峨气魄中,山东正以“牡丹产业”为墨,绘就一幅绚丽多彩的经济发展新画卷。从古老庭院的国色天香到现代园林的科技赋能,从传统观赏的雅趣逸韵到多元产业的蓬勃兴起,齐鲁大地以文化为魂、以创新为翼,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牡丹产业发展之路。

  在“接二连一”的产业升级进程中,山东以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为双轮驱动,重塑牡丹产业竞争力,传统花卉产业“根基”与新兴文旅、美妆等产业“新枝”协同繁茂。菏泽,作为“中国牡丹之都”,拥有广袤的牡丹种植基地,是山东牡丹产业的核心承载地。这里不仅传承着千年的牡丹种植技艺,更在新时代的浪潮中,将牡丹产业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智慧温室和精准灌溉系统的广泛应用,打破了传统种植的季节和地域限制,使牡丹能够四季绽放,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优质花源。曹州牡丹园,这座承载着千年牡丹文化的古典园林,如今已成为集牡丹观赏、文化体验、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聊城的牡丹产业同样别具一格。聊城大学利用自身的科研优势,积极开展牡丹相关的科研项目,在牡丹药用价值开发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聊城市还积极打造牡丹特色小镇,将牡丹种植与乡村旅游相结合。

  从田间地头到国际舞台,山东的牡丹不断展现其独特魅力。在全球文化交流活动中,山东牡丹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频繁亮相,向世界展示了东方之美。同时,山东积极推动牡丹产业的国际化合作,与多个国家的园艺机构和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牡丹品种交流、技术合作等项目,提升了山东牡丹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面向未来,山东前瞻布局牡丹产业与数字经济、绿色农业等领域的融合发展。2024年出台《牡丹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提出到2027年构建完善的牡丹产业数字化平台,实现线上线下融合销售模式的全覆盖;推广绿色生态种植技术,使牡丹种植过程中的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减少50%以上,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牡丹产业集群和知名品牌。在生物科技领域,加大对牡丹活性成分提取技术的研发投入,力争在牡丹药用和化妆品领域的应用取得重大突破,打造全球领先的牡丹生物科技产业高地。

  从古老的牡丹文化传承到现代的牡丹产业发展创新,山东牡丹产业的发展之路,是一条以文化传承为基础、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产业融合为方向的多元化发展路径。正如孔子所云:“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融中,山东正以牡丹产业为纽带,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增添一抹绚丽的齐鲁色彩,让盛世牡丹在新时代绽放更加耀眼的光彩。(文/张黎)

责任编辑:吴晓慧
新闻关键词:牡丹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