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诚评|山东民营经济:以创新为笔绘就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2025-02-25 17:21:55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编者按:心存希冀繁星。追光而遇,沐光而行。聊城市委网信办与鲁网合力打造网络评论品牌栏目《聊诚评》,1月4日起推出《聊诚评·星光计划》栏目。通过温暖人心的笔触,倾听大众的声音,传播你我的声音;以小切口、微镜头,汇聚点点星光,唱响时代旋律,弘扬主流价值观、传播正能量。

  在中国经济版图上,山东始终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热土。作为全国经济大省,山东以民营经济为笔,以改革创新为墨,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壮丽篇章。2024年1-9月数据显示,山东民营经济增加值突破3.6万亿元,占GDP比重达50.3%;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970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数量居全国首位。这些数据不仅彰显山东民营经济的强劲动能,更折射出中国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深层逻辑。

  制度创新打造民营经济成长沃土。山东深谙“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的治理智慧,将营商环境建设作为培育民营经济的“基础工程”。2024年实施的营商环境创新提升59条,犹如为市场主体量身定制的“成长加速器”。从“鲁通码”的智慧政务到入企检查频次压减45%的监管创新,从21项“一件事”集成改革到便民热线经验全国推广,山东正在构建一个“高热度”的营商环境生态系统。在淄博,一家新材料企业负责人用“三个没想到”形容政务服务的转变:“没想到审批时限压缩了70%,没想到政策兑现实现了‘免申即享’,没想到政府专员成了企业的‘编外员工’。”这种转变源自山东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决心,让制度创新真正成为破解民营经济发展瓶颈的“金钥匙”。

  产业升级构建现代经济硬核支撑。当魏桥集团的纺织机械在全球市场开疆拓土,当信发集团的绿色铝业改写行业标准,山东民营经济正经历着从“数量扩张”到“质量跃升”的深刻变革。1449.7万家民营市场主体构成的“星云矩阵”,不再是简单的规模叠加,而是形成了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深度融合的产业生态。产业集群化特征显著,潍坊动力装备、青岛智能家电等国家级产业集群中,民企占比超80%,形成“龙头企业+专精特新”雁阵格局。制造服务化转型加速,歌尔股份从器件制造商转型为智能解决方案提供商,海尔卡奥斯平台链接76万家企业构建工业互联网生态,推动山东制造向价值链高端攀升。

  科技创新激发自立自强内生动力。2万家高新技术企业中90%为民营,235个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彰显创新实力。豪迈集团攻关海上风电齿轮箱技术,烟台万华突破生物基材料研发,印证着创新驱动战略落地生根。这些创新场景,勾勒出山东民营企业从“跟跑”到“领跑”的进化轨迹。规上民企研发经费年均增长18.7%,60%企业与高校组建创新联合体,在高端装备、新材料等领域形成创新矩阵。这种创新生态使山东民企成为突破"技术围城"的尖兵,研发投入从"成本项"转为"战略投资",推动系统化技术突破。

  社会价值书写共同富裕时代答卷。山东民营经济正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价值的统一。菏泽曹县电商带动10万人就业,临沂商城2000家物流企业构建全球流通网络,民企贡献全省75%税收和90%新增就业。东明石化投入30亿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区,魏桥集团打造全球首条铝业碳中和产业链,青岛民企参与城市更新实现产城融合。这种发展范式将商业逻辑与生态逻辑、企业成长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让民营经济成为共同富裕的重要引擎。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山东民营经济正以创新驱动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奋力奔跑。从黄海之滨到泰山之巅,万千民企汇聚成新旧动能转换的磅礴力量。当改革春风吹拂齐鲁大地,山东民营经济必将以更昂扬姿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谱写新的壮丽篇章。(文/王霄汉)

责任编辑:张小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