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诚评|‌潮涌齐鲁千帆竞 民营经济万象新

2025-03-07 17:14:1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编者按:心存希冀繁星。追光而遇,沐光而行。聊城市委网信办与鲁网合力打造网络评论品牌栏目《聊诚评》,1月4日起推出《聊诚评·星光计划》栏目。通过温暖人心的笔触,倾听大众的声音,传播你我的声音;以小切口、微镜头,汇聚点点星光,唱响时代旋律,弘扬主流价值观、传播正能量。

  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浪潮中,民营经济既是推动经济增长的“生力军”,更是承载民生福祉的“压舱石”。基层作为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既是民营经济生长的“土壤”,也是矛盾问题的“交汇点”。唯有立足基层实际,以系统思维破解发展梗阻,以务实之举激活市场活力,方能绘就民营经济“千帆竞发、万象更新”的齐鲁画卷。 

  营商生态如活水,基层治理需疏浚“源头”

  基层是营商环境的“晴雨表”,政策落实的“温差”、服务效能的“落差”、政商关系的“偏差”,往往在基层最为凸显。既要推动“放管服”改革向镇街延伸,建立“一站式”政务服务站,将减材料、压时限、优流程落到实处;又需构建亲清政商关系长效机制,通过企业家座谈会、营商监督员等制度,让企业诉求“上得来”、政策效果“下得去”。当基层成为涵养营商生态的“活水”,民营经济方能“如鱼得水”。 

  创新动能如薪火,基层赋能需添足“氧气”

  创新不是实验室里“孤芳自赏”,而是产业链上的“星火燎原”。基层民营企业常面临“不敢创新、不会创新、不能创新”的困境,技术突破受制于人才匮乏,数字化转型困囿于资金短缺,成果转化受阻于渠道不畅。因此,基层需要搭建多位一体的支撑体系,建设县域产学研协同中心,推动高校资源下沉车间田头;设立中小企业创新引导基金,完善“政府担保+风险补偿”融资机制;开展“数字工匠”培育计划,组织“技术巡诊团”进企问需,点燃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的“燎原之火”。 

  服务保障如春风,基层实践需把准“脉搏”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民营企业对政策温度感知最敏锐。现实中,“大水漫灌”式服务往往解不了近渴,基层服务要建立“企业画像”动态数据库,通过“网格+大数据分析”捕捉需求,实现“政策找企业”的转变。要构建“全生命周期”服务链,针对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企业个性定制政策,从财税扶持到市场开拓形成闭环。更需创新“柔性监管”模式,对新技术、新业态实行“包容期”管理,在守住底线中释放活力。当基层服务既有雪中送炭的实效,又有静待花开的耐心,民营经济自能向阳而生。 

  登高更觉乾坤阔,实干方能破浪行。新时代的基层发展,不是简单的“上传下达”,而是需要以“解剖麻雀”的精细、“穿针引线”的巧劲、“垒土成台”的韧劲,在营商环境上深耕细作,在创新生态中培厚沃土,在服务体系中传递温度。当每一名基层干部都成为民营经济的“护航者”,每一个镇街都化作改革创新的“试验田”,齐鲁大地的民营经济必将如黄河入海般奔涌向前,在高质量发展的航道上激荡起更加壮阔的浪潮!(文/于莹莹

责任编辑:张小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