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本山的钉子”很励志
不妨静下心来,回味赵本山在脑子里有11根钉子后,说的几句话并自我励志:“老觉得做得不好,对不住观众”“人活着不全是为了自己,为了钱……人活着,还是应该有点精神,有点追求!”
荆楚网 | 2012-11-21 16:49 -
票房分账之争不能伤及观众
中国电影市场发展到今天,原有的管理体制与发行机制都面临不小的挑战。五大电影公司要求提高票房分账比例,这其实只是一个开端。过去电影市场不景气,大家都习惯过穷日子,现在票房动辄上亿,可利益分配却并不均衡,这势必会引发矛盾。对电影公司而言,不可能完全撇开现有的院线去自己建影院,自己去放映,在这种情况下,只能选择和院线进行博弈,从而谋取利益最大化,这是市场发展的必然结果。无论是电影公司还是院线,都需要面对来自市场的挑战。
天府评论 | 2012-11-21 16:39 -
本山回春晚皆大欢喜
赵本山说自己手术后“脑子里现在有11根钉子”,身体状况的确堪忧,如以此为由拒绝再上春晚,谁都能理解。但2012年赵本山的确也没闲着,生意照做,电影、电视剧照拍,徒弟照收,综艺节目里也常露面。上春晚尽管压力大,观众有褒有贬,但对于有20年春晚经验的赵本山来说,只要他想上,这都不叫事。
京华时报 | 2012-11-21 14:24 -
于丹北大被轰,学术超女要有边界意识
事实证明,于丹这个学术超女是非常成功的。所著的《论语》心得,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出版,于丹也一跃而荣登中国作家富豪榜前列。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于丹教授区别与传统上默默无闻潜心学术的教授而言,是名利双收。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教授不安于坐冷板凳、热衷于传媒本来也无可厚非,但是你把手伸得太长,幻想通吃各种学问,垄断所有的话语权,频频追求高出镜率,这迟早是要现出原形、付出代价的。
华声在线 | 2012-11-20 16:44 -
徐峥“出轨”,明星烦恼在于狗仔无孔不入
优伶亦是凡人,他们同样也无法摆脱凡人喜怒哀乐。有缘则聚,无缘则分。潘粤明赌博,掏空的是潘粤明自己的腰包,董洁爱上别人,追求的是董洁自己的人生,关乎狗仔们的鸟事。徐峥“幽会”神秘美女,徐峥追逐的是徐峥自己的艳遇;陶虹交往导演,陶虹践行的是陶虹自己的自由,同样关系狗仔们鸟事。
华声在线 | 2012-11-20 16:42 -
刘欢炮轰“好声音”是希望真正“好声音”
通过羊城晚报新闻报道的刘欢炮轰,觉得刘欢真是好样的。他所揭露的内幕是需要很大勇气的,说明事情的发展有违他美好的初衷。他原本是冲着创造一个“中国好声音”去的,但事与愿违,不得不勇敢撤退。
荆楚网 | 2012-11-20 14:26 -
从“中国好声音”到“中国假声音”有多远?
刘欢退出“中国好声音”表明了他对造假的厌恶,但也提醒人们关注造假与成功的关系。有时候,造假与成功很近;但有时候、大部分时候或最终,造假与成功会很远,甚至永远不会交集。这一点可以从加藤嘉一的《从伊豆到北京有多远》得到解释。
观点中国 | 2012-11-19 15:41 -
从刘欢退出《中国好声音》看电视节目乱象
刘欢的这段话至少透露出两方面的信息:一是现在一些急功近利的电视台和电视节目制作方“拿嘉宾和工作人员不当人”,从他连续录制14个小时的节目便可以窥见;一是一些电视台现在为“满足观众口味,顺应市场需求”而舍本逐末哗众取宠,这也充分验证了抑郁症患者崔永元“收视率是万恶之源”那一句堪比《皇帝的新装》里某小孩的精彩名言。
红网 | 2012-11-19 15:27 -
赵本山退出,春晚才能改革“旧体制”
事实上赵本山的退出是一个很好的革新机会,是一个可以改变春晚旧体制的机会,可是再度请出,只会更加封闭僵化,永远没有向前走的机会。纵然是要再请赵本山复出,也得有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给每一个人以机会。难道说,非要等着赵本山爬不起来的时候,才会想到下一步的人才战略计划吗?
红网 | 2012-11-19 15:26 -
鸟叔现身麦当娜个唱,谁占了谁的便宜?
麦当娜邀请鸟叔现身自己的个唱会,这本身就是一种尝试,是麦当娜对自己歌迷们负责的一种态度,也是她为自己此次个唱会注入的新元素。
华声在线 | 2012-11-16 16:40 -
董洁潘粤明离婚别扯上孩子
爱情到了尽头,劳燕分飞可以理解。但是在离婚时互掐,请多考虑下孩子,同时也请那些八卦记者放过那些可爱、无辜的孩子,别让他们“伤不起”!
荆楚网 | 2012-11-16 15:59 -
“神曲”的荣衰,无关你我的爱恨
《江南style》的一朝崛起,不仅勾连着大众“创意力”下滑的事实,也与文化市场中的准“博傻心理”关联密切。传媒运作者、商业营销者等,在明知“神曲”被高估、被泡沫化的前提下,仍旧拥之入怀、奉之为宝、大肆转播。所以如此,只因为他们坚信,还有更多的受众群体,能有耐心、有兴趣受用“神曲”的魅力。普罗大众的意趣,就这样被低估、被调侃,却最终也未能给出强力、有态度的“拒侮”与反击。
华西都市报 | 2012-11-16 15:51 -
别让“模仿秀”毁了原创文化
《中国好声音》热浪过后,到处不是“中国好XX”,就是“XX好声音”;《舌尖上的中国》热映之后,房子、舞蹈、高考等等,似乎什么都可以放在“舌尖上”。这种一波接一波的“流行”,在文化领域也并非单一现象。清宫剧火了,各种穿着清装、谈着现代爱情、情节大同小异的清宫戏一窝蜂全上;家庭伦理剧流行,则满屏皆是家长里短,不是婆媳相斗,就是丈母娘刁难女婿,反正新瓶装旧酒,换汤不换药;至于综艺节目,用孟非的话来说,现在当下中国电视节目的现状基本表现为两种形式:灭灯与转椅……
新华日报 | 2012-11-15 16:25 -
神曲《江南style》真“神”吗?
中国社会各界对于流行元素的追随潮流不容小觑,但是缺乏一个完善正确的引导机制。超市卖场的潮流前沿,让员工工作环境和心里面临严重的压力。很多员工在对待这样的情况是敢怒不敢言,工作不好找,生活压力大等大山压的他们都喘不过气来。相信中国在未来的发展中市场经济体制会建立健全,改善民生,见微知著,把这样一首风靡全球的神曲真正用到实处,正确引导,实现“神”的价值。
天府评论 | 2012-11-15 16:12 -
放过莫言吧,穿什么都能领“诺奖”
放过莫言,把眼光放在文学发展中去,让一个作家安心于创作比让他去选一套富丽堂皇的唐装去走秀要简单实在的多。
天府评论 | 2012-11-15 16:08 -
“传”姚晨要大婚?明星的事儿不好说
看惯了娱乐圈的真真假假,我们也就练就了一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冷心肠。不管是王石离了,还是姚晨是否要结了,归根到底都是“非常个人化的事”,我们不必过于“忧国忧民”。所谓幸福的感觉都是一样的,倘若姚晨真的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没有世人的喧嚣与炒作她也是幸福的,没有谁能代替。
华声在线 | 2012-11-15 15:59 -
员工为啥不向滥播“神曲”说“NO”
100分贝以上的声音无疑属于噪声污染。按照《劳动法》八十八条规定:劳动条件恶劣、环境污染严重,给劳动者身心健康造成严重损害的,应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当企业权益意识沉睡不醒,员工可以选择无奈,但法律不能坐视。有关监管部门不仅要站出来给员工撑腰,唤醒长期没有话语权的员工的维权意识,更要强化监管,加大惩处力度,健全权益保障机制,让他们自信地向制造噪声污染的企业大声说“NO”。
红网 | 2012-11-15 14:59 -
刘谦何需逼婚富家千金?
没出名之前,刘谦的经济状况确实一般,据台湾金牌制作人李方儒在新书《大明星了没》中披露,2009年刘谦第一次上春晚之前,全部积蓄才1万元。刘谦作为中国新生代的著名魔术师,难道真的需要用逼婚手段迎娶富家千金吗?
华声在线 | 2012-11-14 16:44 -
歌手李琛被拒登机,拐杖敲打关注残疾人士
假如残疾人士少于事情所需时,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抛开条条框框,为他们提供更有力的服务,比如,在登机后,是否可以由乘务工作人员保管拐杖,等下机时再归还?
腾讯评论 | 2012-11-14 16:17 -
柴静何以沦为“央视最穷主持人”
记者问:“这些年,你一直住在租的房子,也不买车,是甘于清贫吗?”柴静好像不知道怎么答,想了很久,把手里的餐巾纸撕成一片片:“我很怕这沦为一个符号化的东西。其实我并不高尚,但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和财富,并不能给我带来安全感。有时想想,这里面是空的,是不可依靠的。大部分时候,我更看重生命本身,它才是真的,它饱满像果实。而有些东西是空的,我从里面体会不到任何幸福。”“你没有功利心吗?”“我没有‘攻’的心,只有‘守’的心。”
华声在线 | 2012-11-14 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