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诚评|余热成“宝”:110公里“暖气管”里的绿色协同新答卷

编者按:心存希冀繁星。追光而遇,沐光而行。聊城市委网信办与鲁网合力打造网络评论品牌栏目《聊诚评》,1月4日起推出《聊诚评·星光计划》栏目。通过温暖人心的笔触,倾听大众的声音,传播你我的声音;以小切口、微镜头,汇聚点点星光,唱响时代旋律,弘扬主流价值观、传播正能量。
当聊城热电厂的余热告别“白白浪费”,而是顺着110公里的管道跨越山河,涌入济南千家万户的暖气片,“聊热入济”这条“超级暖气管”,不仅温暖了两座城,更改写了工业余热的“命运”,奏响了区域能源协同发展的新乐章。这不是一次简单的热源输送,而是一场将“废热”变“暖流”、让“壁垒”变“通途”的绿色革命,以创新实践诠释着“余热不多余”的深层智慧。
这份“不多余”,藏在变废为宝的智慧里。过去,电厂发电产生的余热是需花钱处理的“负担”,如今经管道输送成为供暖“宝藏”,129.89万吨标煤消耗的减少、356.4万吨二氧化碳的减排,相当于4个塞罕坝林场的年固碳量——一组组数据背后,是“变废为宝”的创新实践,让原本消散于空中的余热,化作了守护蓝天的“绿色动能”,也让企业收获了每年保底5亿元的收益,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这份“不多余”,显在打破壁垒的魄力中。150公里管线横跨3市5县,4500米穿黄隧道在河床下55米处“潜行”,从克服复杂地质的施工攻坚,到打造“会思考的智能管网”,工程的每一步都在突破边界:既打破了行政区划的“无形壁垒”,让聊城的余热解了济南的“近渴”;也突破了技术应用的“有形限制”,用智能调度让每一份热量都物尽其用。54台燃煤锅炉的关停,不仅是城市能源结构的“减法”,更是区域协同发展的“加法”,让“单打独斗”的能源供给,升级为“抱团取暖”的共享格局。
从“废气排空”到“余热循环”,从“各自为战”到“跨省共济”,“聊热入济”的意义早已超越一条供暖管道。它印证了绿色发展的核心是“物尽其用”,破解资源约束的关键在于打破思维定式;更揭示了区域协同不是“资源输送”,而是“优势互补”,唯有突破行政壁垒、激活创新动能,才能让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同向而行。
这根“超级暖气管”,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鲜活注脚。在“双碳”目标引领下,这样的创新实践具有示范意义。当更多“变废为宝”的创新在神州落地,当更多“跨省跨市协同”的实践打破边界,中国式现代化的绿色底色必将愈发厚重,就能在保障民生需求与推动绿色转型之间找到最优解,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文/王鹏)
- 聊诚评|山东秋种:筑牢丰收之基2025-10-31
- 聊诚评|同频共振 促进齐鲁民企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2025-10-30
- 聊诚评|小镇冠军企业:从“资源禀赋”到“发展优势”的蝶变2025-10-30
- 聊诚评|锚定特色赛道 锻造山东小镇冠军产业发展新优势2025-10-29
- 聊诚评|承齐鲁孝道之风 绘“老有颐养”新图景2025-10-27
- 聊诚评|山东小镇冠军产业:乡土间崛起的“专精特新”力量2025-10-20
- 聊诚评|小镇冠军,何以撑起山东经济的脊梁?2025-10-16
- 聊诚评|海畔筑箭台,齐鲁叩星门2025-10-16
- 聊诚评|黄河奔涌创新基因 数智重构齐鲁商脉2025-10-15
- 聊诚评|月满齐鲁照古今 山河同辉共团圆2025-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