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造假丑闻不能止于停职检查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针对网上热议自主研发“木兰”语言套壳Python一事,1月19日,中科院计算机所回应称,当事人刘雷号称“完全自主研发”行为存在欺瞒与虚假陈述的科研不端问题,已停职检查。
“木兰”明明是套壳软件,却夸大宣传是完全自主开发,这是典型的科学欺骗和商业欺诈,其目的就是为了获得科研荣誉及商业利益。对于此种行为,不能止于停职检查,应追究开发团队的欺诈责任,收回相关荣誉、奖励,并依法追索商业收入、赔偿损失。
根据报道,“木兰”号称“完全自主设计、开发和实现”,实际上是基于Python开源编译器进行的二次开发。如此低端拙劣的操作,分明就是拿套壳软件忽悠大众,借此获得科研荣誉和商业利益,不料却被人扒了皮。
目前,“木兰”开发团队公开承认造假并道歉,但并不诚恳,仅归咎于“在接受采访中将木兰编程语言和编译器夸大为完全自主开发”,这明显是在强词夺理,以“夸大宣传”为借口,变相洗白造假、欺骗的行为,试图蒙混过关。
近年来,在国内企业和科研人员的努力下,我国在网络信息技术领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主要是在应用消费市场方面,至于核心技术,仍然与世界先进国家有很大的差距,我国在大力推进关键技术的自主研发,这个方向是对的,但自主研发并非一蹴而就,往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资源,历经无数次失败与挫折,才有可能实现突破。
因此,需要提防在利益驱动下,打着“自主研发”的旗号,盯着巨大的科研荣誉和商业利益,而不断出现的造假行为。对于企业、科研机构等在科研方面的造假、炒作,监管部门应有所作为,对其予以严厉惩罚,让造假者失去生存土壤。
责任编辑:宋莉
新闻关键词:造假
- 注水的“10万+”,有毒2019-10-11
- 戳破流量造假,粉丝不该当“韭菜”2019-06-12
- 造假的“李鬼”迟早会现形2019-01-03
- 面对疫苗乱象,监管部门应有所作为2018-07-24
- 脱贫攻坚必须对弄虚作假零容忍2018-01-22
- 假文凭换不来真知识2017-07-24
- 责任明确才能杜绝数据造假2017-02-07
- 数据造假,危害的不仅仅是经济2017-01-22
- 谁让调料造假链条存在长达十年?2017-01-16
- 有多少数据造假的新药闯过注册关?2016-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