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举之光永续,需要社会各界添薪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据中新社等报道,在青海西宁,一位叫窦新功的面馆小老板十年来一直免费为环卫工人提供面食。他说,自小家境不好,对生活艰辛者深有同情,同时认为创业成功后更应回报社会当初对他的支持。
不仅如此,辖区里的低保户、残疾人、家庭贫困的老人到店里吃饭,他也不收费。
看到这则新闻不禁让人心头一暖。窦新功的善举既解决了环卫工人的用餐问题,又促进了和谐社会的发展。他给环卫工人和孤寡老人的,虽然只是普通的面条,却能像阳光一样温暖他们的心。
像窦新功这样默默行善事的人并不多见,更难得是十年如一日,初心不改。
偶有善念,人人皆可为,但长期从善,则善莫大焉。有人担心,这样下去,面馆能支撑下去吗?如果支撑不下去,窦新功的善举还能继续吗?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因此呼吁政府方面或者公益组织等社会群体能考虑给予适当的物质补贴。
对于好人好事、扶危救难的行为,政府和社会各方一直是大力鼓励的,不过这主要是在精神上,光给予精神鼓励有时是不够的。
像窦新功经营面馆,要向房东交房租,要去市场买原材料,要雇工,很难说,他的善举坚持下去会不会让面馆经营情况出现问题。有网友说得对:对善举,倘若政府有关部门或社会群体能以各种方式给予经济补贴,则善举更容易延续,更多人会投身其中。
古人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但愿窦新功的面馆越来越红火。但十年如一日坚持善举,也需要社会能为其提供一些帮助,让善举得以继续。
点亮一道火光,就能多一分温暖。如果这火光一直在照耀,则温暖自然得以永续。
责任编辑:宋莉
新闻关键词:善举
- 为善举点赞,为爱心鼓掌2019-03-19
- “让人作主”胜过很多“善举”2017-03-21
- 新华网评:用坚持的心诠释超越血缘的爱2015-08-08
- 别让善行太孤单2015-04-03
- 善举须防挟器官以“索捐”2013-07-10
- 一个善举背后的“蝴蝶效应”2012-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