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杂谈 > 正文

思政课别走得太快,忘记让学生看风景

2019-04-15 17:09:00 来源:钱江晚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思政课向来是横亘在很多老师面前的一道难题,老师不爱讲,学生不爱听,很多大学生都把这种课列在“水课”之列,“水一水”就过去了,也就是为了那几个必修的学分。意义在哪里?意思在哪里?看了“有风景”的思政课,让人眼前一亮。把思政课课堂搬到博物馆,搬上小火车,把村书记请上讲台,用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小游戏去解释中国梦,确实是一道很美的风景。

  看到这些有风景的思政课,我突然理解了为什么很多思政课吸引不了学生粉丝,为什么有些思政课沦为“逃课”和“水课”下场。思政课不要走得太快,而忘记让学生看风景。

  思政课“走得太快”是什么意思?就是急于奔向某个结论,急于用某个“罐头化”的观念塞到学生头脑中,把学习内容当成一种必须完成的“任务”。就像十一黄金周堵在高速路上的人,大家都急于奔向某个终点,以“某个景点”为目标,根本不享受路上的风景,不享受旅途中的快乐,必然会陷于狂堵和人海的焦躁中。思政课也是如此,仅仅把学习内容当成一个个考试中可能考到的“知识点”,以灌输为方式,以考试为目的,以“我讲你听”为框架,不顾学生的感受,把理论和观点当成“死的教条”,而不是“活的风景”,自然会被学生排斥。

  教育规律是不可违背的,越是急于向学生“灌输”某个结论,学生越会产生逆反心态。思政课不好讲,就是“太快下结论、把结论变成教条”必然带来的问题。

  那些有风景的思政课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不急于把结论塞给学生,而是让学生们在欣赏“风景”的过程中,自己去感悟、品味、思考和判断,然后自己得出结论。脸上写满说教和灌输的欲望,是思政课老师的大忌。我注意到,那些在网上走红、赢得学生喜欢、把课讲活的思政课老师,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从容、自信和对“结论强迫症”的警惕,会循循善诱地讲故事,用故事中的“风景”引导学生得出一个结论,那个结论就不是老师和教材“强加”的,而是自己得出的。

  想起去年《中国青年报》一篇爆款报道,在网上创造了无数百万+,写的是军人守卫边疆的动人故事,开头就感动了无数读者。他见过封山之苦:一名战友的父亲患病,等到春天冰雪消融,第一辆邮车送来一摞电报,惜字如金的电报概括了发病到病危的全过程,每一封都求他“速归”。除了最后一封,带来的是噩耗。——这篇特稿的题目叫《我站立的地方》,歌颂守卫国土的战士。这篇报道的题目就很有思政艺术,如果题目很直白: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国——虽然点出题意,但结论先行,“宣教”意味就太重了,读者可能都不会点开。但“留白”,我站立的地方,反而留下了思考空间,尊重读者的判断,让读者自己读完报道时能泪流满面地得出结论: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国。这个结论是读者读报道的感受,而不是媒体主题先行的“强加”和“灌输”。

  这既是对读者的尊重,也是一种耐心,耐心让读者自己去“看风景”。同样包含着主流媒体的一种传播自信,不怕读者不受到感染和感动——首先,记者自己被军人的故事感动了,相信读者看完后也会被感动和触动。思政课的困境在于,很多老师自己都缺乏理论自信,怎么能学生去“信”呢?这篇报道的留白艺术,也是一堂很好的思政课。

  除了尊重学生主体,“让学生看风景”包含着另一个层面,让思政课活起来。思政课内容,不是僵化的教条,而是鲜活的故事,不是三手四手材料,而是一手的“风景”。让学生到博物馆,到小火车,到历史的现场,就是面对鲜活的、带着温度的历史,自己进入历史的天空,从而形成一种对传统和历史的温情。风景,不仅是美丽的象征,还表征着一种超越教材而与现实的精神联接。

  一个作家说过一句话,当一个人在路上走的时候,如果这时候他突然要回想起什么事情,就会机械地放慢脚步。反之,如果他想要忘记刚刚碰到的坏事儿,就会不知不觉地加快走路的步伐,仿佛要快快躲开在时间上还离他很近的东西。 这个作家的结论是:慢的程度与记忆的强度直接成正比;快的程度与遗忘的强度直接成正比。思政课也能慢下来,多让学生看看风景。

责任编辑: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