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魅力动人心
春节期间“紫禁城里过大年”的热度还没有消退,2月19日和20日,也就是农历正月十五、十六,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次举办“灯会”的消息再度刷屏。紫禁城古建筑群首次在晚间被较大规模点亮。上元之夜,故宫博物院邀请各界代表和网上预约观众参与文化活动。预约门票一票难求,以至于活动前两日开放预约的凌晨时分,故宫票务预订网站几近崩溃。此外,据媒体报道,包括景山、圆明园、大观园在内的京城多场元宵灯会门票也已告罄。
不少人说,到博物馆、公园景点、古建筑附近感受年味、观灯赏景,成了当下流行的新风尚,其实欢度上元节的习俗由来已久,我们今天的“新”,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带着人文历史的深深烙印。
气势恢宏、古典精美的殿阁亭台是中国建筑的优秀代表作品,佳节明月是中国文学中文人墨客笔下的良辰美景,“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猜灯谜、耍百戏、看花灯……越来越多的人期盼、参与、享受这样繁华、欢愉、祥和的景象,不正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正是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与依恋使然吗?可以说,对于美的理解,对美的追求,对美的积极创造,都源于内心的从容与自信。
近年来,人们时常会谈到“文化自信”,谈到“四个自信”,也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文化自信是总源头,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这不是简单的一个概念,或者一个口号。昨天、今天和明天,历史、现实和未来,一脉相承。可以说,受什么样的文化影响,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对什么样的文化认同,就会选择什么样的目标,走上什么样的道路。我们的“中国特色”,说到底离不开中华文化的底色。文化魅力动人心,面对眼前的一片上元盛景,哪个有志中华儿女不想传承发扬五千年的辉煌文明,又如何不想为了这份美丽与幸福,为了更上层楼的中国梦而继续奋斗前行呢?
在改革奋进的新时代,这份自信有了更为深厚的涵义。我们坚信所传承的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相信她给予我们的智慧和力量,与此同时,我们对世界有了更多维的认识和尊重、包容。我们可以欣赏故宫的月亮,也可以欣赏美国的月亮,每一分月色都有不同的美。从月亮的背面看世界,或者从宇宙的角度看地球,给了我们更为豁达的胸怀和眼界,也给了我们更多的责任与梦想。
充满魅力的文化,不会是年节时一闪而过的烟火,而应该是一片肥沃的土壤,让我们种下希望,收获未来。雪霁新晴待丰年,明月千里草木春。
- 集章:旅游活动新亮点2023-07-28
- 癸卯春晚旁批 ——走进当代中国文艺的殿堂2023-02-03
- 铁路老物件承载初心催人奋勇争先2022-09-19
- 乡村旅游要因地制宜2020-02-17
- 绘好文旅融合“工笔画”2019-12-23
-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推动原创动漫文化传承2019-09-26
- 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动能2019-07-30
- 夜经济更需要文化支撑2019-07-29
- 落后与发达之间,差的是一杯酒吗?2019-07-10
- 为传统文化注入时尚元素2019-06-10